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 界定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与内涵及其联系与区别,重点论述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转型的内涵、意义以及生态转型的重要领域,我国循环物流发展战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作者姓名: 毛德华 李姣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88
内容简介
界定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与内涵及其联系与区别,重点论述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转型的内涵、意义以及生态转型的重要领域,我国循环物流发展战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生态产业系统构建战略,我国生态工业发展战略,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我国循环物流发展策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等。
作者简介
毛德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土地经济、水资源与水环境、水旱灾害分析与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已出版专著5部、教材8部和科普著作3部,发表论文130余篇。主持完成的成果获省部级奖2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
第二章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国外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和教训
第四节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现状及其问题
第五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应对
第二节 我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第三节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
第四章 我国生态产业系统构建战略
第一节 生态产业及其发展
第二节 生态产业系统
第三节 我国生态产业系统构建战略
第五章 我国生态工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 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第三节 企业与生态工业园建设
第四节 我国生态工业发展战略
第六章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 生态农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基础
第三节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
第四节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主体内容
第七章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第三节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战略
第四节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第八章 我国循环物流发展战略
第一节 循环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循环物流的特征与原则
第三节 循环物流的运行模式
第四节 我国循环物流发展策略
第九章 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总论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
第三节 我国土地征地制度的改革
第一章 绪 论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历届党代会、历年“两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方针政策中必提的核心内容与重点问题,足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也蓬勃开展起来,成果丰硕。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转型”,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以期填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丰富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成果。
第一节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
一、基本概念辨识
首先要弄清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取向。“经济增长是由制度变迁促动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实现社会最大增长潜力的过程。”对经济增长的这种界定在费景汉和拉尼斯1964年的文献《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中可以见到(袁富华,2007)。具体说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其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增加,表现为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生产的产值增加、劳务总量的增加等等。它的衡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民收入(NI)等的绝对量指标、相对量指标(人均指标)和增长率指标等。“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周天勇,2001),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在制订第二个十年(1970—1980)国际发展战略时,将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社会变革”,正是反映了对发展作为一个多方面变化过程的认识(崔毅,2001)。因此,经济发展不仅指一般的经济增长,而且指一国或地区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升级、资源配置的优化、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福利水平的提升(程恩富,2007)。由此可知,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内涵要丰富得多,经济增长是否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内,经济增长是否兼顾了速度与结构、数量与质量、效率与公平、效益与共享等;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否伴随着投入结构的变化,是主要采用先进技术带来的增长还是主要靠增加投入实现的增长;是否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否不断趋于合理;是否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分配状况的改善,健康状况和教育状况的提高,环境和生态的改善……所有这些表明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内涵的分野所在。关于二者关系,帕金斯有明确的论述(马春文等,2005),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根本区别,如果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生产增加了,不论这种增加是如何实现的,我们都可以说这是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却意味着更多的东西。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与利比亚都曾经历了人均收入的大幅度上升,但在利比亚,这种上升是由外国公司促成的。这些公司生产单一的石油产品销往美国或西欧,虽然利比亚政府因出售石油而获得了大量收入,利比亚人民却与这种收入的生产没有关系,发现石油带来的增长效益就好像某个富国给利比亚捐赠了一笔巨款一样,这种现象通常不被认为是发展。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前提条件和手段,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结果,但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要丰富得多。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李炳炎等,2009)。经济增长方式的内生性决定于发展阶段,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有着相互适应性,它是反映特定的经济增长动力、目标和经济资源动员、消耗水平的经济范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这些理论对当今相关研究仍有指导价值。现代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类型:粗放型增长方式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等;集约型增长方式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等。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通过硬资源的投入来取得经济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污染是其特征,是以资源的粗放利用与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主要通过软资源的投入来取得经济增长,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是其实现的目标,也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寻求的依然是一种经济上‘量’的变化,用来衡量其变化的尺度还是一定时间段中GDP(GNP)或人均GDP(人均GNP)的增长率,基本上还是在经济活动数量变化的漩涡中兜圈子,尚未能有足够力量使人们从‘GDP’崇拜或‘GDP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走出”(中心学习组,2007)。所以有的学者评价说,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显现为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它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特点(王澜,2008)。
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追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高等手段,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孟祥仲等,2008)。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只强调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生产技术的创新与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完善等,是一个系统工程。
十七大报告的新表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质在于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人的发展是目的,社会和谐是载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能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能不能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共中央宣传部,2008)。
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过程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历程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时代的要求,同时反过来促进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二者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法的由来
为了赶超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苏联在从1928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比西方国家高得多的增长速度,但后来发现,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比西方国家快得多,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他们的技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逐渐拉大的趋势。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苏联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本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来拉动,而西方国家的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来实现。于是苏联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由此便有了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命题(陈佳贵,2007)。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2004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提出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表述的诞生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其实质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黄泰岩,2007)。
1.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应包括:(1)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优化程度;(2)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3)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4)减少失业的程度,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以上经济指标外,一些社会政治指标通常也被列入发展目标之中,如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但在这些目标中,经济增长仍然是居首位的。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也不会有其他目标的实现。
2.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我国就总体而言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世界经济强国。从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比较来看,2006年,中国500强资产总额只相当于世界500强资产规模的7.1%,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00强的9.32%,利润总额相当于世界500强的6.6%。中国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4.64%和9.44%,而世界500强则分别是6.42%和14.67%。从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来看,尽管中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尚不足20%。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我国迅速、平稳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战略选择。
3.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
按照旧的增长理论推导,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资本稀缺会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资本积累,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当然,资本的聚集与投入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但由于这种增长是由大规模的物质投入来支撑的,因而是难以为继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越来越替代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发展的资本瓶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实现向以人为核心的转变。这主要包括:①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②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必须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
4.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
以前有些人单纯地认为,只有推进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才能得以实现,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当然,工业化道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些国家单纯地推进工业化的增长方式,而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孟祥仲等,2008)。
5.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
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是以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二元结构为基本框架的,这就构成了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突破了二元经济的结构框架,从而使二元经济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大打折扣。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式。
6.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已有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已进入高成本和短缺时代。这就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以应对生产要素高成本、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挑战。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由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