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社会偏见与攻击的关系:认知加工偏向的视角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5-284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 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策略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历久弥新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系统的理论梳理和实验验证,本书探讨了社会偏见在攻击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社会偏见存在情况下个体对攻击性信息加工的认知偏向特点

作者姓名: 孙连荣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9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攻击行为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策略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历久弥新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系统的理论梳理和实验验证,本书探讨了社会偏见在攻击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社会偏见存在情况下个体对攻击性信息加工的认知偏向特点,并证实了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社会偏见与攻击行为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对于探究攻击行为发生机制及减少攻击行为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孙连荣  甘肃天水人,心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稿件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偏见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理论探讨

 第一章  攻击性研究综述

  1 攻击性理论研究

   1.1攻击性概述

   1.2攻击性的理论

   1.3内隐攻击性的提出

  2 攻击性的研究方法

   2.1攻击性的自陈测量方式

   2.2攻击性的行为测量范式

  3 攻击性研究的新进展

 第二章  社会偏见的研究综述

  1 社会偏见概述

   1.1社会偏见的定义

   1.2社会偏见的理论

   1.3社会偏见的人格因素研究

  2 社会偏见的研究方法

   2.1社会偏见的自陈测量方法

   2.2社会偏见的行为测量方法

  3 社会偏见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社会偏见与攻击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三章  研究逻辑和思路

  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的理论构想和流程

   2.1研究的理论构想

   2.2实验研究的操作流程

 第四章  社会偏见对人际攻击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引言

  2 实验一:外显社会偏见对人际攻击行为的影响

   2.1方法

   2.2结果

   2.3讨论

  3 实验二:内隐社会偏见对人际攻击行为的影响

   3.1预实验

   3.2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4 总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社会偏见对间接群际攻击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引言

  2 预实验

   2.1“区域身份偏见”的证实

   2.2群际偏见与内群体认同程度之间关系的验证

   2.3小结

  3 实验三:外显社会偏见对间接群际攻击行为的影响

   3.1问题提出

   3.2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结论

  4 实验四:内隐社会偏见对间接群际攻击行为的影响

   4.1问题提出

   4.2方法 

   4.3结果

   4.4讨论

   4.5结论

 第六章  社会偏见对显性群际冲突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1 引言

  2 实验五:群际偏见在显性群际冲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2.1医患偏见前期测试结果

   2.2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2.5结论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第七章  社会偏见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综合讨论

  1 研究结果的综合讨论

   1.1社会偏见在攻击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促发作用

   1.2社会偏见存在时个体对攻击性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

  2 研究的主要结论

   2.1社会偏见在攻击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促发作用

   2.2社会偏见在攻击性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第八章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1 研究的创新与启示

 2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章 攻击性研究综述

1 攻击性理论研究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攻击性的发生机制就得到了不同理论派别的关注。比如,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攻击行为是个体“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衍生和实现方式(Freud,1895);发展心理学家则认为,个体在自我意识出现不久(大约在1岁半左右)就出现明显的推、打、咬、踢、向人掷物等攻击性行为(Holmberg,1977)。相对于此,社会心理学家的探究范围最广,无论是攻击性的界定,还是关于攻击的发生机制,现都已贡献出了丰富的成果和结论。

1.1攻击性概述

1.1.1传统攻击性的界定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攻击性(aggressivity)的界定主要基于对动物种群的研究而提出。而对于人类而言,从行为主义主演于心理学的大舞台之始,研究者更注重从外在行为表现来界定攻击性,分别从攻击行为的前提条件、行为后果以及社会价值提出了三类界定(Hartup,1974)。

着眼于前提条件的攻击行为界定,其代表性的观点有:“攻击是一种以伤害他所直接指向的人为目标的行为。”(Dollard,Doob,Miller,Mowrer,& Sears,1939)这一概念从攻击行为的本质出发,强调攻击行为的有意性意图。尽管涉及因个体内在意图较难直接观察和记录而使得相关研究的信、效度受到影响的不足,但目前为止这仍是一类被普遍接受的攻击性的定义。

从行为实施之后的结果出发,研究者强调攻击行为的伤害性后果,攻击被定义为“导致对另一个体的伤害的行为”。相对于上述前提条件类的定义,行为后果的定义其优点在于这一概念可客观地被测量。但这一概念的局限是会导致对攻击行为外延的不恰当扩大,比如,按此定义,“医生为病人开刀手术”也可能被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种形式。

社会价值取向的界定主要以Bandura (Bandura,1977)的观点为代表,强调攻击行为的社会文化特性。也就是说,不论是敌意性的意图还是伤害性的结果,某一行为是否会被界定为攻击,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标准。比如,同样的两种伤害行为可能对于某个人或在某一情境之下可以被称为攻击,而对于另一个人或另一种情况下则相反。鉴于此,Bandura指出需要综合考虑行为的意图、结果、形式及程度等多个因素,并结合它与特定社会准则的联系对攻击行为作出界定。

随着对攻击性理论的探讨和实验研究不断增多,研究者对攻击行为的实质获得了更为充分的了解,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攻击性的界定由最初的分歧转为某种程度的统一。结合Baron和Richardson (1994)、Berkoweitz (1998)、Geen和Donnerstein (1998)、Tedelshi和Felson (1994) 以及Brain(1994)等人的论述,攻击行为被界定为:“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其中包括两个要点,其一,攻击者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被攻击者具有伤害性;其二,被攻击者试图逃避这种伤害行为。”

1.1.2 传统攻击性的分类

随着对攻击性定义的统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攻击性”进行分类,具体包括以下四类分法: 

第一类是根据攻击者的行为意图动机将攻击分为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和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Hartup,1974)。前者是指攻击者以争夺他人资源为目的而实施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为了达到获取资源的一种工具性手段,而并非给被攻击者施以身心的伤害;而后者的主要目的则是直接指向对被攻击者造成身心伤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两种攻击类别同时存在于同一种攻击行为的例证较为常见,因此这种分类的效度还有待探讨。

第二类是根据攻击行为的起因将攻击分为主动性攻击(proactive aggression)和反应性攻击(active aggression)(Dodge & Coie,1987)。主动性攻击是指攻击者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主动发起的攻击行为;而反应性攻击是指行为者在受到他人攻击或激惹后作出的回击反应,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情绪失控等等。由于这种分类既考虑到与攻击行为相联系的情绪唤醒状况,又强调了攻击行为的诱因,因而在已有文献中获到研究者较多的认同和关注。

第三类是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将攻击分为身体攻击(physical aggression)、言语攻击(verbal aggression)和间接攻击(indirect aggression)(Lagerspetz & Bjorkqvist,1988)。比如,踢、打、抢夺、毁物等直接以身体动作得以实施的攻击行为被称为身体攻击;而辱骂、讥笑、取绰号等通过言语方式所实施的攻击行为称为言语攻击;间接攻击主要是指借助于攻击者和被攻击者之外的第三方所得以实施的攻击行为,比如背后散布谣言、挑拨离间、制造社会排斥等,又被称为“关系攻击”或是“心理攻击”(Crick & Grotpeter,1995)。

第四类是Barratt和Stanford(1997)从疾病分类学的角度将攻击分为“疾病性攻击”(medical related aggression)、“预谋性攻击”(premeditated aggression)和“冲动性攻击”(implusive aggression)等三种形式。疾病性攻击是指精神病、神经症或其他医疗失调的继发症;预谋性攻击是指事先有计划、有目的的工具性反应;而冲动性攻击是指个体处于情绪爆发状态而一触即发的、不能以适应性方式理性应对刺激的一种反应。

1.2攻击性的理论

针对攻击行为的形成、保持和控制,传统的攻击性研究已从社会信息加工的视角、社会学习的视角以及整合的视角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以下,我们对与此相关的六个主流理论进行介绍。

1.2.1 社会信息加工的视角

社会信息加工的视角强调社会交互情境中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过程与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核心观点上与此相一致的攻击性理论包括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SIP;Crick & Dodge,1994;Dodge,1980;Dodge & Crick,1990)、认知神经联结理论(Cognitive Neo-Associationistic Theory;Berkowitz,1990,1993)和兴奋转移理论(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Zillmann,1988)。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这一理论由Dodge(1980)基于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而提出,其基本假设是从儿童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到随后的应对行为出现(包括攻击行为)具有特定的信息加工流程。基于实证研究,Craik和Dodge(1994)提出六个实时在线的加工阶段:前两个阶段为对社会线索进行的编码和解释,即个体试图理解某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及原因;第三个阶段为目标澄清阶段,即对情境的解释与长时记忆中的经验建立联结并确定反应的目标行为;第四和第五个阶段是反应的评估和决策阶段,即儿童对执行反应行为的后果进行评估并作出相应的决策;最后是行为的实施阶段。他们指出,加工过程通常情况下是快速、有序地进行的,但在高唤醒情境中,个体也会出现无意识参与的自动化加工(Wichmann,Coplan,& Daniels,2004;Dodge,2006)。此外,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还强调个体的社会经验在攻击行为出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实验研究表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对其后期的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预测性(Dodge,2006)。

兴奋转移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对由生理疼痛等厌恶刺激的唤醒所引发的攻击行为提供解释。该理论认为,一般而言生理唤醒消退的速度很慢,那么,多次的生理唤醒之间会产生错误的归因叠加,即可能前一次疼痛所引发的愤怒情绪因某种原因未能转化为攻击行为,但若后一次生理唤醒紧随出现,那么即便第二次的唤醒本不能激发负性情绪,但个体还是会出现错误的归因并将攻击行为指向后一次的刺激。这一观点成为后来解释“替代性攻击”(displaced aggression)机制的理论基础(Denson,Pedersen,& Miller,2006)。

认知联结理论。认知联结理论由一直备受争议的驱动理论——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发展而来。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性行为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Dollard,1939)。也就是说,直接的身体攻击、身体的疼痛以及对自尊的威胁等都是引发攻击的直接因素。尽管这一观点得到了部分研究的证实,但其他研究发现,攻击并不是个体应对挫折的唯一方式(Miller,1941;Barker,Dembo,& Lewin,1941;Davitz,1952)。对此,Berkowitz(1990,1993)基于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对挫折—攻击假说进行了修正,提出“挫折是在为攻击活动作了准备”。这一观点被称为认知联结理论,主张挫折、挑衅以及各种厌恶刺激会使个体产生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会自动激活带有攻击倾向的想法、记忆、行为和生理反应。换句话说,厌恶刺激的线索、个体对刺激的认知以及相应的负性情绪反应之间会形成认知联结,继而在经过评价和归因之后,作出适当的应对(攻击或是控制)。这一理论在攻击性研究的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找到了一种抑制攻击行为的途径,即可通过降低挫折所发挥的内在驱力来减少攻击。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理论尤为适合于解释敌意性攻击的发生过程。

1.2.2 社会学习的视角

社会学习的视角主张攻击行为是个体对环境进行学习而获得的结果。持此种观点的理论包括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Bandura,1977)和脚本理论(Script Theory;Huesmann,1994)。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由Bandura(1977)提出。他认为个体大量的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父母、同伴、媒体形象而替代性获得的,攻击行为也不例外。1961年,Bandura报告了一项攻击性的实验——啵啵玩偶实验,并在1963年和1965年对此专题进行了后续研究。啵啵玩偶是与儿童体形接近的一种充气玩具。在研究中,Bandura选用儿童作为实验对象,操纵情境使儿童分别受到成人榜样的攻击性行为与非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然后将这些儿童置于没有成人榜样的新环境中,以观察他们是否模仿了成人榜样所做出的相应行为。具体的实验过程是,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观看一位榜样殴打一个啵啵玩偶。控制组、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各包括24名儿童,分别观看非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结果发现,观看攻击行为录像的儿童情绪普遍表现愤怒、沮丧,有88%的儿童模仿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啵啵玩偶实验时仍被观察到了暴力行为。后来,Bandura还通过观察学习中所经历的注意、记忆、榜样重现和行为强化等四个过程进一步阐述攻击行为的形成过程。Bandura指出,与其他社会行为一样,个体的攻击性反应是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他人行为而获得 (Bandura,1983,2001;Mischel & Shoda,1995)。经证实,该理论对工具性攻击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解释力(Patterson,De Baryshe,& Ramsey,1989)。脚本理论。由Huesmann (1995)提出,用来解释暴力媒介或榜样提高儿童出现暴力行为频率的现象。脚本是指一套储存在记忆当中的、彼此之间联结紧密的概念集,通常包括因果联系、目标或行为计划等内容(Abelson,1981)。Huesmann认为,儿童在观看暴力媒介时,会形成攻击性脚本;而这一脚本会在将来某一相同或相似的现实情境中被激活,成为儿童应对这些情境的主要行为模式。脚本理论的主张为上述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机制提供了动态化的解释。

1.2.3 整合的视角

前述各种理论已对攻击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解释,但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心理系、致力于攻击行为研究二十余年的Anderson和 Bushman两位教授认为,“已有的理论尽管对解释攻击行为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它们现在就像是一堆石头,还需要蓝图、灰浆和建筑队伍把它们建成一座有用的房屋”(2002,p32),他们在整合已有观点和多项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GAM )。由于GAM是本书研究中的理论支点之一,故在此作一详述。

通用攻击模型(General Aggression Model)。作为一种整合的理论,GAM对攻击行为形成机制的阐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关注特定情境下攻击行为的发生过程,以及(2)生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攻击性人格形成过程的影响。其中,GAM通过“输入变量”、“影响过程”和“行为输出”等三个信息加工过程集中探讨了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输入变量。GAM认为引发个体攻击行为的直接原因有两大类:个体的人格特质和个体所处情境的特点。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的总和,它是图式、脚本和其他知识结构长期运用的结果(Mischel & Shoda,1995)。其中,与攻击行为关联的个体人格特质类型主要包括:(1)攻击性特质。研究表明,频繁出现攻击行为的个体,较其他个体而言,会在更大程度上受敌意性归因、知觉和预期偏向的影响;(2)攻击性强化信念。那些相信自己能成功实施某种攻击行为,并预期这种行为会带来理想结果的个体更有可能选择攻击行为;(3)敌意态度。对攻击及暴力行为持高度认同感的个体其攻击行为也会明显更多;(4)价值观。那些以攻击或暴力行为作为处理人际冲突主要方式的个体,其攻击性行为也会更为频繁。另一类导致攻击性行为出现的情境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1)攻击性线索。与攻击行为相连的对象和事件能启动储存在记忆中的攻击性思维、情感和行为计划。比如,有研究发现,有关武器的图片和文字,或是观看暴力电视、电影和玩暴力电子游戏均可自动激发攻击性思维(Anderson,2000);(2)他人的挑衅。他人的侮辱、轻视、身体攻击或对达成重要目标的妨碍等都可激发个体的报复而出现攻击行为(Berkowitz,1993);(3)挫折。Dollard 等人(1939)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是由受挫所引起的个体的情绪表达行为;(4)身体的不适。身体的疼痛与不适会增加攻击行为产生的可能性。研究表明,非社会性的、不利生存的物理环境,如高温、噪声、令人不快的气味等会增加攻击出现的频率;(5)酒精和药物。酒精和药物可作为环境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因素。Bushman(1997)的研究发现,受药物影响的个体会对激发攻击的因素(如挑衅、挫折、攻击线索等)更加敏感。

关于攻击行为触发过程。输入变量通过影响个体当时的内在状态而促发最终的行为结果。内在状态包括三个过程:(1)认知过程。研究表明,个体攻击行为的产生会以个体对攻击性信息的选择性偏向及敌意性归因偏差为基础,并会对此类信息具有长期的提取易得性;(2)情感过程。输入变量会影响个体产生消极、负性的情绪,进而为后续促发攻击行为提供准备;(3)唤醒水平的提高。这个过程既可以强化占主导地位的攻击行为倾向,同时也会激发个体将在情境中无关的、中性的来源错误地解释为挑衅,进而激活攻击行为。此外,过高或过低的唤醒水平也会成为令人厌恶的状态,促进激发攻击行为。在GAM中,一个特定的输入变量通过影响上述内在状态中的任意一个、两个或是全部而影响攻击行为。例如,启动攻击性的认知会导致攻击性情感增加,进而提高个体对攻击性情境的唤醒水平;反之亦然。

关于行为输出的结果。GAM主张在行为输出中包括自动化的“即刻评价”(immediate appraisal)和高度控制的“重新评价”(reappraisal)两种过程。即刻评价根据伤害、意图、恶意和愤怒感等对当时情境和个体内在状态进行解释;但即刻评价并不是一定会促使攻击行为的出现,即刻评价后有何反应,还依赖于其他资源而定:如果个体有充足的认知资源(如时间和认知能力),而且即刻评价的结果不被个体所接受时,个体则进行重新评价;否则,个体就会产生冲动性行为。但这种冲动性行为是否具有攻击性,则依即刻评价的内容而定。重新评价是对即刻评价结果的进一步评估,它涉及搜索新的信息以便对情境作出不同的解释,并包括选择对他人行为的反应方式、个体对作出这种反应的能力及其后果等的自我评估。当资源充足且每一个评价循环的结果并不符合个体所预期时,重新评价过程就会经历大量的循环。

此外,GAM还阐述了攻击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Anderson和Deuser(1996)提出,生物因素通过与个体所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个体的知识结构及其中的情感要素。研究发现,当个体变得富有攻击性时,他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与教师、家长和非攻击性同伴的交往会逐渐减少,而结交一些同样富有攻击性的同伴,以便其攻击行为在新的同伴群体中得到认同和强化(Huesmann & Miller,1994)。可见,这些知识结构得到增强并有可能在以后的情境中更频繁地加以利用,从而自动化地、通过长期的影响而渗透并改变个体的人格。

1.3内隐攻击性的提出

1995年,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Greenwald提出“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随后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响应,并成为近年来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新焦点。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他(她)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心理学家围绕内隐自尊、内隐态度和内隐刻板印象等主题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近十余年中,国内学者开始对内隐攻击性,即攻击行为的无意识特征及表现方式有所关注。他们认为就以往对攻击性及攻击行为的界定中,攻击性的核心特征在于伤害性,因而在特定社会中法律、道德体系以及文化价值观的限制之下,攻击性更多地以内隐(implicit)的方式得以表现,并基于此提出了内隐攻击性的概念及分类(杨治良和刘素珍,1996;杨治良,刘素珍,钟毅平,高桦和唐永明,1997;杨治良,高桦和郭力平,1998;叶茂林,2001;戴春林,杨治良和吴明证,2005;周颖,杨治良和刘俊升,2006;)。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从1994年开始,由心理学家杨治良带领的研究团队以“攻击性”为主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并于两年之后发表了具有影响的研究报告——《“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的实验研究》(杨治良和刘素珍,1996),并基于此提出内隐社会认知中内隐与外显的“钢筋水泥结构”理论(杨治良等,1997)。这些研究揭示,中国被试对攻击性的社会认知出现了“内隐”和“外显”的分离:在意识层面坚持传统儒家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教育使人更多地同情被攻击者;但在无意识层面,本能使人们无意识地保存攻击性,表现出对象征“强者”的攻击者的偏好和对“攻击性行为”的认同。这一结果令众多同行为之振奋,因为这为对刻板印象、人际偏见、社会歧视、族群矛盾乃至民族冲突等直接危及人类和平发展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并做出解释提供了基础。此后,研究者结合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内隐的、无意识的层面,个体对攻击者的偏好程度更高、对攻击行为伤害性的判断标准更宽松,且对攻击类词汇的反应时更短(杨治良和刘素珍,1996;周颖,杨治良和刘俊升,2006)。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内隐攻击性的概念:       

“内隐攻击性是在过去经验积淀下的一种无意识结构,这种结构会自动化地影响个体进行与攻击相关的知觉、态度、判断、决策和反应等。”

此后,就内隐攻击性机制的理论解释,杨治良和周颖(2006)经过系统探究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因素,首次构建了内隐攻击性的“低唤醒—高激活”理论,并提出内隐攻击性的“警戒—回避假设”。在实验中,研究者(周颖,杨治良和刘俊升,2006;周颖和刘俊升,2009)以“攻击性的”、“中性的”和“被攻击性的”图片为三种实验材料,采用眼动技术和信号检测论的分析逻辑,证实了内隐攻击性的存在,并发现个体对攻击性材料的鉴别力较低并对其采取较为宽松的判断标准,依此推论,攻击性的刺激材料会引起个体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注意和加工。但研究也发现个体随后会立即通过意识控制进而采用回避策略进行注意转移,以避免自己体验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他们将此概括为“警戒—回避假设”。此外,研究者还采用实验性分离的技术发现外显攻击和内隐攻击之间相互独立、具有不同加工过程的关系,并借助于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探测内隐攻击性的神经机制,发现尽管内隐高攻击者对攻击性刺激的皮层静息唤醒水平很低,但对攻击类的概念具有很高的激活水平(周颖,2006)。基于这些结果,研究者又提出了内隐攻击性的“低唤醒—高激活”理论。这一系列研究结论对于丰富攻击性研究的已有理论框架以及指导内隐攻击性领域的后续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