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合唱与指挥》是一门以合唱、指挥理论和实践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是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和社会文化活动人才所必备的技能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了满足地方高校音乐教学需求,加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材建设,编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将《合唱与指挥》分成四大模块进行编写,系统地介绍了合唱与指挥的理论知识、训练方法及实践学习谱例,选编了20首不同风格的中外经典合唱作品,注重了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作者简介
纪建功 男,甘肃张掖人,河西学院副教授、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高师合唱委员会甘肃分会会员、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张掖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张掖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严谨的、多元化演唱的教学方法。所培养的学生多次获得省、市、院校的奖励。先后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精品课程建设,主讲课程:《声乐》《合唱与指挥》。
第一模 块合唱知识
一、合唱艺术概述
二、合唱艺术的特点
三、合唱的类型及其特点
四、合唱各声部的音区特点
五、合唱队形的组合排列
六、合唱的表演形式
七、合唱中的协调、均衡、谐和、色调、语音等问题
第二模 块合唱训练与实践
一、正确的姿态
二、合唱的呼吸
三、合唱的发声
四、合唱的共鸣技巧训练
五、合唱协调、均衡性综合练习
第三模 块合唱指挥知识与实践
一、指挥概述
二、指挥的基本要领
三、常用指挥图示
四、起拍与收拍
五、分拍与合拍的指挥
六、长音、附点、切分、休止、分句与呼吸的指挥
七、特性的指挥技巧:连音、半连音、顿音的指挥技巧
八、力度变换的指挥技巧
九、速度变化的指挥技巧
十、指挥伴奏与领唱应注意的问题
十一、指挥设计
十二、指挥实践
第四模 块合唱作品的排练与实践
一、合唱作品的艺术处理
二、合唱排练与演出问题
三、经典合唱作品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模块 合唱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外合唱艺术发展史、合唱艺术的特点、类型、体裁、各声部的声音特点、合唱队形的基本排列方式,合唱的协调、统一、均衡、谐和与色调和咬字、吐字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合唱学的基本知识有一个概括、明晰的认识,体会合唱艺术的感染力,深刻领悟其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
一、合唱艺术概述
1.合唱的定义
合唱是由多人、多声部组合、声部之间变化配合,群体音响统一协调的声乐演唱形式,是群体的声乐表演艺术,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家演形式之一。一般用钢琴或管弦乐队伴奏,也有无伴奏合唱,经常以音乐会的形式出现或在歌剧中作为群众性场面出现。合唱形式有: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等。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人类自发现了集体歌唱的奥妙——“谐和”后,多声部的泛音共鸣就孕育了合唱这一最高艺术表演形式的产生。合唱使人声的有限性及表现力得以极大地拓展与发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较高层次美学内涵。合唱艺术以其特有的协调、和谐、统一、产生的效果和艺术表现力,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天籁;融入合唱,更使人受益于心灵的震撼与情感的升华。
2.合唱的发展历史
合唱是音乐文化中最古老的种类之一,它是伴随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产生的,是由群体的歌唱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人们在群体的演唱中由于生理上的差别,声带的长短和共鸣腔的大小不同,高低音区也就有所差异。因此,在唱同一旋律时,同一音的高度,就会产生对一些人不相适宜的情况。随着旋律的进行,某些人便会降低或升高某些音,有些人还自觉地发展出与原有旋律不同但协和而动听的声音来,以适应自己的音区,丰富演唱效果。同时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人声,也会自发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另一声部,这就逐渐形成了合唱的雏形。
在我国一些地方戏曲中,可以听到部分的帮腔和衬腔。它们在原有的旋律上,加上了装饰性的片段,甚至成为陪衬主旋律的另一独立旋律。一些少数民族当中也存在着相当多的多声部合唱民歌,群众在自发和即兴的情况下,形成了主旋律的支声部或辅助旋律;在劳动时及劳动后的一唱众和,此起彼应,都具有一定的合唱因素和特征。
从西欧音乐发展史来看,西方合唱艺术的产生与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合唱在缘起之初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宗教情结,宗教思想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合唱就被教会垄断。基督教的信仰者们发现了集体演唱的奥妙——“谐和”,谐和的奥秘——泛音共鸣,能动地效法自然,将单声部齐唱逐渐发展成为多声部共鸣,产生了合唱。
十三四世纪以前,合唱基本是单旋律音乐为主,主要是无伴奏合唱的教会音乐,如弥撒、安魂曲、圣母悼歌等;还有世俗题材或半宗教,半世俗题材的复调合唱曲,当时甚至对复调音乐有着牢不可破的嫌恶。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原来旋律为固定音调而另外加上一个与之对立的旋律,这种主旋律和对立旋律的结合,叫做奥加农(奥加农的出现,使原有的圣咏歌曲更具节奏性和旋律性的变化,使之更加活跃、更具生命力,比原来的单声部音乐越发的动听了许多),这些对立旋律是原有旋律的四、五度平行旋律。此后又脱离这种平行的旋律发展成另一种与原有旋律相反进行(或平行与相反进行交替)的旋律,形成了复调音乐初步的雏形,为合唱奠定了基础。由于西方音乐史上宗教音乐曾处于统治地位,唱诗班的盛行便大大推动了合唱的发展,大量的宗教歌曲就是以合唱的方式推广的,逐步自然地形成有声部组合的合唱,主调音乐逐渐巩固,复调从属于主调;低音线条非常突出和重要。教会大量地利用合唱,有意识地培养合唱人才,不论在人声的训练和作品的创作方面,都长期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合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合唱又进入了歌剧与音乐会舞台,为合唱开拓了新的艺术领域。音乐家们创作了很多清唱剧(Oratorio)和康塔塔(Cantata),在作品中融入了世俗感情和民间音调,表现普通人的情感,使合唱逐渐具有人民性,成为了宗教和普通大众共有的一种音乐形式。民间的、教会的、舞台的合唱,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合唱艺术在演唱技巧和写作形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在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西欧歌剧里,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合唱曲,开创了交响合唱的新形式。贝多芬在他的第九交响乐中首次采用了合唱形式,把古典交响乐推向了高峰。从此合唱的地位大大提高,合唱形式被运用在各种音乐艺术中,合唱不再是作为装饰和配角,是与其它音乐形式同样具有了自己的地位。如从早期的无伴奏到后来的伴奏合唱,最终出现了交响合唱,以求增加音乐的表现力。合唱的音乐对比性大大提高,在旋律、调式、调性、织体、和声、伴奏乐器等方面都得到了扩展,演唱的力度、音色、速度、厚度等方面体现出更加细腻的对比变化,合唱队的编制自由,不协和和声的运用,各种乐器的引入,合唱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合唱宗教思想几乎淡化不存,人文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出现了以刻意打破共性写作原则为创作形式的现代主义音乐,打破了传统的和声原则,追求极其主观的音乐表现,音乐中使用大量不协和音程、模糊调性、使用乐器的极端音区,甚至以噪音进行创作无声音乐等。在这样的音乐背景下合唱艺术也同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合唱变得复杂而丰富,人声在合唱中已经不再是主要的表现因素,而变成了众多音色中的一种,一个完整的合唱作品还要加入很多其他因素才能成型。合唱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古典的合唱,打破了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之间的界限,表现出浓厚的现代音乐风格。
纵观历史长河,合唱艺术形成、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无一不是与社会变革紧密联系、并反映时代的新思想。合唱从宗教中独立出来,融入更多的社会世俗因素和民间音乐,被更多大众所接受,历经几个世纪不断吸收大众世俗的民间音乐元素,不断丰富自身的音乐形式,不断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社会的进步为合唱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合唱从主观或客观方面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又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它所反馈于社会积极的推动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合唱艺术必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合唱这一门艺术形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特有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