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7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选取当代文学史中三个重要课题——1970年代文学、被“经典化”的作家、当下文学的热点话题,通过对个案的研究,试图探索进入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并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清理,对当下文学展开了具有历史纵深
作者姓名: 李雪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9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当代文学史中三个重要课题——1970年代文学、被“经典化”的作家、当下文学的热点话题,通过对个案的研究,试图探索进入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并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清理,对当下文学展开了具有历史纵深感的有效批评。
作者简介
李 雪 女,1984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沈阳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和小说研究,已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小说评论》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导论材料与方法
——文学史研究的关键所在
上编一个时代的文学史
第一章1972年的短篇小说
一、1972年的到来
二、1972年的文学期刊
三、1972年的短篇小说:写什么与怎么写
第二章在批判中完成规训
——谈五篇被批判的70年代小说
一、“文艺黑线回潮”与对小说的批判
二、它们因何成为反面典型
第三章作为陪衬的女人们
——长篇小说《响水湾》之一角
一、无产阶级的女儿
二、作为典范的女领袖
三、N种妇女生活
第四章一代人的精神史
——70年代与《公开的情书》
一、“老五届”大学生与情书前史
二、告别“文革”
三、这样“一代人”
第五章《公开的情书》的历史沉浮
一、他们是彻底的“异端”?
二、被遗弃的“旧人”
三、结语:后置的视角
中编一个人的文学史
第一章余华的写作原点
一、作为经历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二、作为事件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第二章余华与“先锋文学史”
一、“最初的岁月”
二、“虚伪的作品”
三、“现代主义的写实”
第三章贾平凹的写作惯性
一、“文革”中的贾平凹
二、“带灯”是个旧人
第四章变与不变中的苏童
下编文学进行时
第一章写实年代的“虚伪作品”
第二章考古与论今
——谈阿来新作《瞻对》
……
第一章
1972年的短篇小说
一、1972年的到来
1972年,《金光大道》(第一部)《牛田洋》《江畔朝阳》《桐柏英雄》《矿山风云》《虹南作战史》《飞雪迎春》《激战无名川》《闪闪的红星》9部长篇小说不包括典型的儿童文学作品。《矿山风云》和《闪闪的红星》虽然以儿童为主人公,所涉及的内容却不局限于儿童的斗争生活,小说的影响力比较大,这里特意列出。出版,改变了“文革”以来无长篇小说的局面;《艳阳天》(第一卷)《连心锁》《渔岛怒潮》《沸腾的群山》《海岛女民兵》5部曾在“十七年”出版过的小说经修改获得了再版的机会。这些长篇小说主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可见这两家出版社早在1972年以前就已经着手长篇小说的写作和出版工作了,只不过要写出符合新时代要求并能体现新时代文艺精神的长篇小说是需要时间的,多部小说同年出版更需要一个政治时机。除了长篇小说的写作和出版取得了小小的成绩,文艺期刊和报纸的文艺副刊也在这一年里活跃起来。部分省级文艺期刊重整旗鼓试刊或正式创刊很多刊物实际是复刊,当时为了表明复刊的杂志与“文革”前的执行“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的杂志不同,是全新的面向工农兵的“群众性文艺期刊”,除了《解放军文艺》明确表明是“复刊”外,其他文艺期刊则自称为“创刊”。新时期以后,各个期刊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时,也将“文革”时期纳入其中,并改用“复刊”一词。为了尊重当时的历史状况,在本文中,将采用“文革”中通用的“创刊”的说法。,主张刊发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杂文、文学评论、戏剧等,力争恢复到“文革”前的办刊形式上,更多地刊发文学作品,以期与“文革”中不定期出版的革命文艺材料相区别;地县级期刊不再只刊发学习材料、工农兵演唱材料和大批判文章,也开始追求内容的多样性和文学性。短篇小说作为一种必要且主要的、但在1972年以前很少出现的文学样式受到各期刊的普遍重视,刊发量逐渐增加。1972年以其文学实绩标志着“文革”文艺从此前的红卫兵诗歌、革命故事、群众演唱、革命样板戏、革命性民间曲艺过渡到真正的文学创作时期,出现了属于70年代的标志性作品和可供借鉴的样板小说。自1972年起,“文革”文学,尤其是小说,不断寻找自己的写作方式,并渐趋稳定、成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品质。
1972年小说的复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种称1972年前无文艺期刊、无小说的说法显然是一种缺乏调查的臆断。早在1967年10月,上海的《文艺革命》就已创刊,之后,四川、安徽、陕西等地的《文艺革命》陆续出版,这些刊物虽然不刊发小说,自定位为“大批判”刊物和“理论”刊物,但它们被赋予官方学习资料的性质得以向各部门尤其是文化部门传播,以行政手段要求相关人员学习、领会,实际为相关部门、作家及业余作者指明了文坛形势和文艺思想,乃至规定好了创作方法。“文化大革命”伊始,在文艺工作者一时间还不明形势的时候,这些学习材料性质的期刊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批判什么、表现什么和如何表现。可惜的是,各省的《文艺革命》如今在北京各大图书馆中已是残缺不全,只有安徽的《文艺革命》发过《终刊启示》,明确注明于1970年3月后停刊,对其他刊物我们则无法获知准确的停刊时间和发刊期数。
及1971年,几件大事影响了中国文坛。这一年的9月13日,叶群、林立果决定在上海附近刺杀南巡中的毛泽东,发动武装政变,却没有成功,“是日,林彪、叶群、林立果等驾驶二五六号专机出逃。飞机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毁……”,“12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将中央专案组整理的《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斗争》材料之一下发全国,以后又陆续下发三批材料,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批林整风和清查运动”。贾新民主编:《20世纪中国大事年表(1900—198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2、453页。随着文件的下达和报纸、广播的反复报道,“九一三事件”得以在全国传播,造成大规模的思想波动,虽然“波动”的强度于个人各有不同,但这一事件的确促成了很多人对“文革”态度的转变,如陈丹青所言:“那一刻人心的幡然突变,尤甚于几年后毛的死亡。”陈丹青:《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选自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1页。这一政治事件看似与文学无关,实则触动了“人心”,也带动了各方面政策的调整。或者可以大胆地假设,无论这个意外事件发生与否,“文化大革命”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几年,也到了“喘口气”的阶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