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品牌是大学的名片,实力的标志,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打造自己专有的无可替代的校园文化品牌。杭州师范大学秉持“人文学堂,艺术校园”的办学特色,根据自己的文化积淀、学科优势和办学特点,激发校院两级共青团组织的活力和创造力,弘扬传统文化,发掘办学亮点,培育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制高点,进一步增强校园文化的品位和魅力。本书内容丰富,领域广泛,按照主题教育、学风建设、创新创业等6个篇章,以不同的文化载体和活动形式,展示了杭州师范大学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在贯彻落实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和团中央“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的主要成果。
作者简介
王利琳 博士、杭州师范学院生物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先后在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取得植物学硕士、遗传学博士学位。历任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科技厅计划项目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学术奖1项,出版专著、编著2部。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校际合作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
主题教育篇
活力青春健康校园
——政治与社会学院“青春健康”教育项目
于师礼始铸师魂
——教育学院“师礼新生学堂”主题教育项目
“益呼百应”校园公益在行动
——钱江学院“益呼百应”校园公益实践项目
走进后勤为服务者服务
——校大学生与后勤职工和谐校园共建主题活动
加强人口文化进校园工作推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校“人口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项目
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动漫式思想政治教育项目
发挥朋辈模范示范作用打造“伙伴式”育人平台
——经济与管理学院“朋辈讲堂”项目
出彩理学人沸腾正能量
——理学院先进典型培育工程
深入开展同伴教育加强自我教育功能
——大学生德育同伴教育项目
文艺特色篇
以舞台延续课堂用戏剧拓展教育
——人文学院“校园戏剧”文化项目
承传统文化十载熏陶强五万学子“六艺”技能
——教育学院“六艺节”文化项目
传播中华武术传统文化孕育扬文举术体育新人
——体育与健康学院“武状元”大赛
闻弦歌而知雅意承慧心以弘师道
——校大学生闻音合唱团建设
“I Debate”打造尚思善辩的论辩文化
——沈钧儒法学院特色辩论文化项目
……
活力青春健康校园——政治与社会学院“青春健康”教育项目
一、项目背景及内涵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受自身知识储备、人生阅历、世界观、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于一些事物的辨别能力还较为薄弱,求新、求异的群体特征比较明显。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越来越开放,校园中意外怀孕、非意愿妊娠、艾滋病感染的事例也愈加频发,严重危及学生个体。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开展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促进在校学生健康生殖观念的养成,维护校园生活的安全稳定。
“活力青春,健康校园”是由政治与社会学院倡议发起,并获美国适宜卫生技术组织、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重点扶持的生殖健康公益志愿服务品牌。该项目以在校大学生为服务对象;以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培养大学生生殖健康观念养成、预防和减少校园中意外怀孕、非意愿妊娠和感染艾滋病发生概率为主旨。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生殖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殖健康观念,同时也有利于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健康”的良好氛围。
自2002年项目开展以来,该项目已荣获“全国青春健康项目优秀组织奖”“突出奉献奖”“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品牌等多个奖项;青年时报、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等媒体也对项目的建设情况予以了报道;中国计生协会副会长杨玉学、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盛昌黎、浙江省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陶竞、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苏宾等领导也对该项目予以充分肯定。其中参与的多名志愿者入选全国优秀青春健康志愿者;6名志愿者被选赴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项目交流,项目建设成绩斐然。
二、项目举措
就具体举措而言,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机制、载体、模式”三个方面的探索来深化项目建设的公益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
(一)创新项目运作机制,优化项目建设内涵
(1)开辟路子,搭建三级联动的项目运作机制。积极构建“市—区—校”三级联动的校园青春健康公益合作机制。加强与杭州市计生协会、各区县计生协会和在杭高校之间的合作,争取更多项目支持。借鉴公益项目运作模式,协助省市计生协会成立市级“高校青春健康公益团体”“区级青春健康公益小组”和“各个高校青春健康志愿者社团”,将学校生殖健康工作纳入省市整体规划,依靠外力,助推项目发展。
(2)选好苗子,构建阶梯式人才队伍培养机制。摸索建立“普通学生—志愿者—项目核心成员”的渐进式公益人才培养机制。依托校园青春健康公益主题宣传、沙龙、同伴培训等,面向在校学生招募项目公益志愿者,完善公益志愿者选拔、培养、考核机制,选拔优秀青春健康志愿者,担任项目核心组成员,着力培养一支精英化的志愿者队伍。
(3)搭建台子,完善五位一体的公益宣传机制。整合资源,借助青春健康大讲堂、青春健康公益晚会、青春健康公益志愿服务和微博、微信、网站等各种方式开展校园青春健康公益宣传,着力构建一个集“宣传、活动、服务、培训、课程”为一体的校园青春健康公益宣传机制,扩大项目在校内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