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出版时间:2017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青少年对人际交往活动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交往模式的变更,青少年普遍存在交往现状及交往能力评估较低,缺乏自信。本书系统分析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案,并对干预效果进行
作者姓名: 张璇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28
内容简介
青少年对人际交往活动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交往模式的变更,青少年普遍存在交往现状及交往能力评估较低,缺乏自信。本书系统分析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案,并对干预效果进行系统分析。
作者简介
张璇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擅长开展青少年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考试焦虑等方面专业咨询。
一 人际交往概述
1.人际交往基本概念
1.1 人际交往的概念及意义
1.2 人际交往障碍定义及分类
2.人际交往相关研究背景
2.1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相关研究
2.2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3 个体人际交往状况相关的社会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3.人际交往干预的研究背景
3.1 积极心理学
3.2 社交焦虑症的心理干预
3.3 大学生人际团体辅导现状
二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1.问题提出
2.研究假设
3.研究思路
三 普通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研究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数据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人际交往总体状况分析
2.3 不同群体人际交往状况比较
3.讨论
四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相关因素研究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数据分析
2.研究结果
2.1 人际交往状况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2 人际交往状况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
3.讨论
五 人际交往障碍个体表情面孔认知加工特点研究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1.2 行为量表
1.3 脑电数据
1.4 行为数据与脑电数据相关分析
2.研究结果
2.1 行为数据
2.2 脑电数据
2.3 行为和脑电数据相关分析
3.讨论
六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干预研究
1.研究方法
1.1 实验设计
1.2 被试
1.3 干预方案设计
1.4 干预实施
1.5 干预效果评估
1.6 数据分析
2.研究结果
2.1 行为量表结果
2.2 脑电数据结果
3.讨论
3.1 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干预实施的效果分析
3.2 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干预有效实施的条件
3.3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干预的政策建议
七 结论及创新点
7.1 小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人际交往概述
1.人际交往基本概念
1.1人际交往的概念及意义
人际交往是由协同活动的需要引起的发展人际接触的多结构过程。人作为社会的生物,必然要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1]。为了进行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人必须有协同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2]个体不能在完全离群索居的状态下独立地进行人类精神产品的生产。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无一不是在一定的客观关系的体系中实现的。
人们之间为了发生各种关系,就必须建立相互的接触。在相互接触中才能彼此传递信息,才能达到彼此的了解,才能产生相互的影响作用,从而实现共同活动成员之间的协调一致。因此,人际关系的交往是社会和社会的成员所必需的,人际交往过程是复杂的,多结构的过程。
首先,人际交往是交往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同的人之间要发生接触,其中一方总要传达些什么东西给另一方,否则接触就没有了意义,或者就意味着接触其实未曾发生。交流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是语言,人借助这个工具把自己的意念、思想、感情、要求等传达给另一个人。其次,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的相互认知。这包括交往者相互间的知觉过程在此基础上的相互理解。每个人对他的交往对象总会抱有某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基于认知过程而产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态度可能变化,这种变化也受到认知结果的变化的认知制约。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知以及认知而产生的态度,人们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第三,人际交往是交往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以言语方式进行的交流,不仅有语词的交换,而且有着思想和动作的交换;即使在不发生言语的情形下也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人际交换的三个层面是统一的层面。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换是最基本的层面,相互作用是人际交往的基本目标,相互认知似乎处于信息交往和相互作用之间的地位。没有信息的交流,不可能有人际的认知和相互作用。但若只有信息的交换而没有正确的彼此认知和理解,就不会有顺利的符合主体愿望的相互作用。
人际交往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不可一日无交往活动。人际交往对社会有整合作用,使人类各分散的个体得以联合起来,聚集成一个整体;人际交往对社会成员起调节作用,使人类各个体的行为得到调节和控制,以达到各个体间能和谐配合,实现共同的社会任务。个体通过与社会成员的接触交往,作为决定因素促进了他们各种心理功能的形成和发展。最初,是母婴交往,随后是婴儿同家庭成员的交往,再后是幼儿同幼儿园老师和同龄幼儿的交往,使他们的认识能力、体验能力、意志能力得以初步形成,同时也初步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儿童入学后,经过小学、中学阶段十余年同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成员的交往,心理活动才日益成熟起来。到了成年阶段,即使个体的心理机能已发展成熟,正常的交往活动依然是他们维持和进一步发展心理机能的必要条件。个体一旦离群索居,一旦被剥夺交往,他的业已形成的心理机能仍将发生衰退。观察表明,被剥夺交往的儿童会失去安全感,产生抑郁、淡漠和敌意。成人被置于孤独状态,会引起恐惧感的增长和类似抑郁症的情绪,长期的人际交往剥夺会导致言语功能退化和人格障碍。交往活动伴随人的一生,以致成了人的基本的需要之一[3]。比较心理学表明,群居动物多有合群倾向。人对交往的需求是人类合群倾向的表现之一。这种需求十分经常和稳固。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把交往的功能区分为传送信息的功能和满足个人心理需要的功能。交往剥夺试验表明,人被剥夺交往后,一个明显的反应就是他的合群倾向的增长和交往愿望的强化。人际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正常交往活动的剥夺或缺乏会造成个体的消极情绪反应和心理紊乱,甚至导致身心疾病。因此,人际交往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生理健康的必要因素[4]。
1.2人际交往障碍定义及分类
人际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同有关的一切人的所有的人际联系,狭义人际关系则是指同周围与之有关联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的关系。狭义的人际关系包括人际交往和人际相处两个方面,它是个体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基本背景和条件。人际相处是指同周围他人长期的共同相处和生活,分为相处融洽和相处紧张;人际交往是个体同周围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往来,分为交往适应和交往障碍[5]、[6]。本书探讨的重点是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别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个体为此感到苦恼,明显影响个体正常生活的一类现象,人际交往障碍会给个体带来诸多消极影响。
根据人际交往的制约因素,可以将人际交往障碍分为客观制约障碍和主观制约障碍。客观制约障碍分为社会背景障碍和文化障碍两类,社会背景障碍包括因社会阶层、地位、教育背景和职业等因素造成的交往障碍;文化障碍主要是由风俗习惯、语言、宗教和价值观等造成的交往障碍。客观制约障碍一般可以通过交往双方的充分交流和真诚对待而得以解决和克服。主观制约障碍主要是心理障碍,包括认知障碍、情绪障碍、人格障碍和能力障碍四种。认知障碍是指错误或者偏激的观念想法和认知;情绪障碍是指对人际交往有影响和妨碍的不良情绪;人格障碍是指因不良的人格特征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能力障碍是指因缺乏交往技巧和经验而阻碍交往的顺利进行而产生的人际交往障碍[7]。
根据人际交往障碍的程度不同,从轻到重依次分为人际羞怯、人际恐怖和人际逃避。①人际羞怯:个体在交往活动中容易出现脸红、心慌、口干和结巴等紧张反应,而且这类紧张反应往往在遇到特殊对象时更加明显,并因为紧张反应而使得个体不愿意积极交往的现象。这是人际交往障碍中程度最轻的一类。②人际恐怖:个体在交往活动中经常出现局促不安、无所适从、惊慌失措和自我迷失的现象。人际恐怖会造成个体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和焦虑,并且容易将人际敏感和焦虑泛化而影响人际交往障碍。③人际逃避:个体敏感厌恶某些人际情景不愿介入或是因人际恐怖而造成的不敢面对人际交往。人际逃避容易造成个体人际匮乏、不愿面对现实等结果,是非常消极的一种表现。社交恐惧症就是人际逃避的一种[8]。
2.人际交往相关研究背景
2.1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相关研究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这个阶段个体对人际交往活动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个体从呱呱坠地就开始与他人进行交往,但是这种交往并不被主体所意识,随后个体人际交往的对象从家庭扩展到邻居、学校等更大的范围。进入大学之后,个体一种内在的交往需要发展得更为强烈,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需要通过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体验共同的角色体验、共同的心理需求、共同的情绪表达。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可以获得家人不能提供的心理稳定感、认同感,并为其独立个性的发展提供舞台。儿童期,个体感情的依恋对象是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个时候同龄伙伴处于次要地位,进入青年时期以后,他们感情的依恋中心逐渐由家人转向同龄朋友[9]。随着个体对人际交往需求的增强,大学生择友因素也发生变化,日本心理学者对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各个发展时期的人群进行广泛调查,提出影响人际关系形成的四个因素:①相互接近,②同情挚爱,③尊敬共鸣,④集体合作。其中,同情挚爱是指包括对对方性格等特点的感受和认同,这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其他三个因素,相互接近因素主要起作用于幼儿期和儿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集体合作始于儿童后期,至少年期和青年期则逐渐增强;尊敬共鸣,在儿童期十分少见,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强[4]。
Jarvinen和Nicholls(1996)研究发现男生和女生对人际交往的目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人际交往目标中的亲密性和提供支持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领导目标和支配性目标的得分高于女生[1]、[10]。据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大学生群体中没有人际交往困扰的学生比例为506%,轻度人际交往困扰的学生为354%,严重人际交往困扰学生占26%[11]。王佳欣等人针对400余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3533%的大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相处存在中等程度的困扰,986%的大学生自评与他人相处存在严重的行为困扰。从人际交往各维度看,大学生们在交谈、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方面存在的困扰较少,社交活动存在的困扰最多;男女生在人际关系总体状况的评估上存在差异,男生在待人接物和与异性交往两个维度上存在的困扰明显多于女生;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及总体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在与异性交往方面较城市学生存在更多困扰,而在人际交往总体状况上,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没有显著差异[12]。李文言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归纳为“以自我为中心”“虚拟淡漠倾向”“自我认知错误”和“错误评价他人”四类。“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完全从自我的需要出发,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观念和能力;“虚拟淡漠倾向”,表现为大学生个体沉溺网络,与现实社会脱节,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寄托而导致的自我封闭和人际退缩;“自我认知错误”,是指大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状况、自我人际交往能力等状况存在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认知,从而导致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自卑心理;“错误评价他人”,则是指大学生对周围他人的行为评价片面、过分放大对方缺点等造成的人际交往困扰[13]。张明霞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在与人交往的目的方面,87%的学生选择“交流情感”、73%的学生选择“获得友谊”、21%的学生选择“获得信息”、4%的学生是为了“拉关系”,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包括忌妒或讨厌他人,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目的是情感需求;在交往对象方面,83%的学生选择“待人真诚的人”,其次是77%的学生选择“尊重自己的人”,68%的学生选择“情投意合的人”,另外56%的人选择“有才干的人”,选择“性格开朗的人”占23%。从对交往能力和技巧的调查结果看,62%的学生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谈吐“不太自信”,21%的学生“不自信”。从对交往状况的调查结果看,63%的学生感到“交往困难”。大学生们对交往目的和意义有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对交往现状及交往能力评估较低,普遍缺乏自信[14]。
2.2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1个体家庭因素与人际交往
家庭的互动模式和特定结构会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理,家庭互动模式对大学生与他人互动交往的过程有很大影响。家庭系统动力特征中的家庭氛围、个性化、系统逻辑和疾病观念四个维度都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相关,其中家庭氛围、个性化和系统逻辑三个因子对大学生人际状况总体水平具有预测作用,轻松、平和和愉快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自立自主,家庭成员以负责任的姿态处理家庭问题的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其人际交往困扰较少。在关于亲子沟通、父母教养方式和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15]、[16]。亲子沟通质量高的青少年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都优于亲子沟通质量差的青少年。在开放式沟通模式的家庭中,家庭成员沟通表达意见比较自由,青少年具有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同一性[17-19]。Shek对1500余名香港青少年进行分组,研究其家庭功能与青少年学校适应、行为问题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青少年的家庭功能与学校适应相关性更高[20]。国内学者对全国六个区域1600余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的调查发现,家庭功能受到父亲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居住环境的影响[21]。另有研究者对我国300多个城市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收入影响家庭功能,家庭亲密度与月收入相关[22]。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人际困扰问题多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会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家庭亲密度低和适应性差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困扰[23]。在一项针对高职学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环境存在较高相关,家庭环境越好的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越强,人际交往效能感中的沟通效能和亲和效能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评价参加团体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时的自我社交能力[24]。
父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地位,对孩子人际信任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离异的青少年人际信任低于父母婚姻正常的青少年,父母离异可能加深青少年不安全感,其焦虑程度、自卑偏执均偏高[25];King的研究发现,父母婚姻状况不是影响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关键因素,如果考虑亲子关系质量,父母婚姻状况对青少年人际信任状况的影响大幅减小,因此他认为无论父母婚姻状况如何,人际信任与积极的亲子关系存在高的正相关[26]。关于父母文化程度对青少年人际信任的影响研究认为,高文化的父母亲教养方式更多采取理解、温暖、较少拒绝和否认的积极教养方式,这种教养方式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自信心[26]。不同家庭经历条件和不同生源地学生的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条件良好的大学生人际信任显著高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27]。
2.2.2个体心理因素与人际交往
2.2.2.1羞怯与人际交往
陈英敏等人(2013年)梳理西方学者关于“shyness”概念的界定和研究,以及中文《辞海》等与之对应的多个相关词汇的词源学考证,认为“shyness”相匹配的中文概念是“羞怯”[28]。羞怯(shyness)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指社交场合不自在的感觉[29]。最早关于羞怯的研究把它定义为:“一种极度抑制的状态,通常伴随着身体症状,像脸红、口吃、出汗、发抖、脸色苍白、越来越想大小便。”“个体描述的心理状态是感到自卑、不被需要、受到打扰;它伴随着不能在合适的时候说出合适的话”[29]。随着羞怯概念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倾向于将羞怯区分为状态羞怯和特质羞怯,前者关注引起羞怯的社交场合,后者侧重于羞怯在人格特质中所具有的共同因素的研究。同时,研究者们将羞怯区分为不同类别,如“退缩性害羞”(withdrawn shyness)和“依赖性害羞”(dependent shyness),“恐惧性害羞”(fearful shyness)和“神经过敏的害羞”(self-conscious shyness)等。
不管是状态羞怯还是特质羞怯,个体的羞怯程度都与个体的人际交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关注羞怯者和非羞怯者在社交场合的表现,如在操场、教室等自然环境中进行隐蔽观察,安排被试参与到彼此不相识的群体中,或是同陌生人讲话,对羞怯者和非羞怯者在这些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进行编码分析比较。羞怯者比非羞怯者更加沉默寡言,用更少的时间看他人。用于注视的时间量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例如亲密或权利关系的信息、个人自信和值得信赖的人格信息、对交流话题或交流对象的兴趣等,羞怯者较少地注视对方,这对谈话的顺利控制和关系的发展会产生影响。另外,羞怯个体往往与人保持更大的距离,更可能采取生硬、尴尬的姿势,封闭而不是开放的姿势,更多地表现出坐立不安、摸脸、遮脸、咬嘴唇或咬指甲这类紧张的动作。
考察大学生羞怯与人际情境觉察能力关系发现,大学生羞怯水平越高,其在适当拒绝、主动交往、情感支持、自我表露和冲突管理这五种人际情境中能力越差,大学生羞怯水平与主动交往能力、情境觉察能力的相关程度最高[30]。Brunch等人的研究表明,高羞怯感的个体觉察人际情境的能力较差,倾向于过度预期被他人拒绝,高羞怯感个体在人际情境中容易过度加工消极反馈,低估自身应对人际情境能力,倾向于评估自己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能力缺乏或者不足。同时,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羞怯包含多种综合的动力因素,羞怯特质因素会在不同的环境、刺激和场景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缺乏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公共社交活动中采取回避态度,课堂讨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等[31]。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不同于其他人格特质,羞怯往往不是因为先天遗传因素,而是缺乏交往技巧,在特定的社交场合才会凸显出来。芬兰学者发现,高羞怯个体在人际沟通中自我表露的技巧缺乏,但是倾听能力、共情能力和人际敏感性较高[32]。在对羞怯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羞怯者比非羞怯者获得的同伴社会支持更少,自我更多体会到孤独感[33]。一项针对高中生的研究发现,在学校表现被动的高中生其羞怯程度更高,被动程度与羞怯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表现被动的学生评价自我的社会能力更低,从同伴、教师和父母获得的支持更少。羞怯者和非羞怯者相比,前者倾向于认为他人对自己的要求过多,羞怯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达到这些要求和标准,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不如非羞怯者[34]。关于羞怯个体人际交往方式的研究发现,羞怯者往往缺乏有效应对人际交往的方式,羞怯与应对方式的问题解决和求助因子负相关,与其他因子(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正相关。羞怯者相比非羞怯者更习惯采用合理化、幻想、自责、退避的应对方式,非羞怯者更愿意使用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应对方式[35]。关于羞怯和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认为,羞怯作为一种核心气质要素,一般在童年期形成并持续到成年期甚至贯穿整个人生,羞怯水平对负性生活事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相关分析表明羞怯与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等因子都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即羞怯者会体验到更多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羞怯者的健康状况比非羞怯者更差,并且在学校中会遭遇到更多的评优落空、受批评、转学或休学的情况[36]。关于大学生羞怯状况的研究发现,女孩的羞怯水平显著高于男孩,非羞怯女生的焦虑感显著低于羞怯女生,男生的羞怯感不影响焦虑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羞怯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羞怯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在对赞成和表达的自我限制上得分高于城市生源。羞怯程度可以预测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回避程度和社交苦恼[37]。大学生羞怯水平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相关性最大,羞怯水平越高的学生,父母对其情感温暖理解越少,与父亲的过分干涉和母亲的偏爱的相关最小。“开明权威型”的父母管教方式下的大学生比成长在“忽视冷漠型”父母管教方式下的大学生有更低的“害羞行为症状”。大学生羞怯程度的增加与父亲坚定的控制相关联。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羞怯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羞怯者具有更低的自我评价,这种低自我评价使得他们惧怕周围环境,采用消极的方式应对周围环境,进而陷入恶性循环。通过训练羞怯个体改变自我评价,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个体的羞怯状态[38]。
2.2.2.2自尊与人际交往
自尊作为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定义这个概念。从整体自尊角度来看,自尊这个概念用来描述个性方面的变量,即人们通常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从自我评价的角度来看,自尊这个术语指个体评价自己的能力和特性的方式,例如高自尊的个体比低自尊的个体认为自己有更多的积极品质。从自我价值感出发,自尊这个概念用来指更瞬间的情绪状态,特别是由好的或坏的结果所引发的情绪,例如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可能说自己的自尊非常低[3]。自尊(self-esteem)因其在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作用,特别是对个体心理生活的重要作用,自然也成为教育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对研究自我时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作为个体的自我系统核心成分,自尊的发展状况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直接的联系,并且对青少年整体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自尊又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青少年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着广泛的影响[3]。而自卑心理是影响大学生交往的较为突出的心理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卑心理二者间的因果关系所作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与大学生人格关系和谐存在显著负相关,即自卑心理越严重的个体其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越低[39]。
Cooper Smith在阐述自尊起源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接受、尊重是子女形成自尊的重要来源,个体的自尊形成主要源于重要他人的心理支持。后来关于自尊起源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个体自尊是在与周围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积极关注和接纳有助于个体形成良好的自尊,而否定和拒绝则会威胁自尊的维持[40]。研究者认为,自尊包含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两个结构,自我认同感指个体认识到自己能力和价值所产生的良好感觉,个体因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不同的价值而充满自信;归属感是个体感觉到被周围环境所接纳时,就会产生与他人合作和尊重的意愿[41]。由此可见,自尊和人际关系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对大学生自尊和人际交往关系研究发现,自尊水平影响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取向和评价取向,高自尊大学生具有更好的自我评价,更加接纳自己和人际关系,低自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退缩性大,对人际交往的能力评价更低。个体的自尊水平会影响到对人际交往经验的解释和对事情的期待,进而影响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和评价[42]。进一步研究发现,自尊和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自尊对人际交往能力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在关于新生自尊水平与班级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自尊重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能力两个因素作用于新生班级人际关系,进而影响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班级人际关系和自尊的交互作用可以对新生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43]。关于青少年同伴关系和自尊的研究发现,良好的同伴关系会促进儿童自尊的发展,反过来不同程度的自尊水平也会影响个体的社交类型。自尊在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同伴关系通过影响自尊进而影响青少年的情绪体验,同伴关系对自尊水平有预测作用。不同自尊水平的个体在加工自我相关信息时有不同的记忆偏好[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