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
出版时间:2017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该书系统介绍了口译中的八大理论:释意理论、关联理论、图式理论、顺应理论、功能理论、模因论、生态口译理论、认知理论,同时对这八大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提出了这八大理论在现代口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分析了大
作者姓名: 赵硕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3
内容简介
该书系统介绍了口译中的八大理论:释意理论、关联理论、图式理论、顺应理论、功能理论、模因论、生态口译理论、认知理论,同时对这八大理论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提出了这八大理论在现代口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分析了大量的口译案例和经典的口译译语,将口译的研究纳入到人类的交际性与合作法则中,以积极的态度诠释了口译语篇的理论价值,从而为口译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开辟了新的研究视域。
作者简介
赵 硕,双博士、博士后、副教授、英语和西班牙语翻译,复旦大学博士后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博士后,现为《美国国际人文学》杂志编委、《现代语言学》杂志编委、《职业教育》杂志编委,是大学英语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网络精品视频课程主要成员,曾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和西班牙圣巴布罗大学访学,2016~2017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从事博士后项目ICT网络信息教学的欧洲比较教育模式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教育学。
第一章 口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口译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外口译发展简介
二、口译理论发展简介
三、口译教学发展概要
第二节 口译人才的培养
一、中国口译人才培养
二、西方口译人才培养
第二章 释意论视域下的口译研究
第一节 释意理论的发展现状
一、释意理论视域下的口译发展现状与评述
二、释意理论的发展评述
第二节 释意论视域下的口译翻译策略
一、适当解释
二、文化转换与传递
三、意义对等
第三节 基于释意理论的口译脱离语言外壳应用
一、米歇尔·奥巴马在北大发表演讲的案例分析
二、电影字幕口译
第三章 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研究
第一节 关联理论概述
一、关联理论的发展
二、关联理论与口译发展
第二节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口译信息处理
一、口译特点与口译信息处理
二、口译的交际维
第三节 关联性口译策略的应用
一、预测性理解
二、关联性话语标记语的意境口译
三、关联性口译理解策略
第四章 图示理论下的口译过程研究
第一节 图示理论的起源及发展
一、图示理论概述
二、图式理论与口译过程
第二节 基于图式理论的口译策略
一、口译策略选择与分析
二、图式理论在口译三阶段过程的应用策略
三、图式理论在商务口译中的应用策略
第五章 顺应理论视域下的口译研究
第一节 顺应理论的发展
一、顺应理论概述
二、顺应论与口译
第二节 口译与文化语境的关系顺应
一、口译的顺应特点
二、文化语境关系顺应与口译预期
第三节 顺应理论在口译过程的应用分析
一、口译实践的顺应策略
二、商务口译中的语境顺应
第六章 基于功能理论的口译研究
第一节 功能理论的发展概况
一、功能理论概述
二、功能目的论的发展
三、功能理论下的口译发展
第二节 功能理论在口译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功能理论对口译策略的拓展
二、功能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策略应用
第七章 基于模因理论的口译传播研究
第一节 模因与模因论
一、模因论发展概况
二、模因论与口译研究
第二节 口译过程的模因策略
一、口译过程的基因型策略
二、模因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
第三节 模因论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一、模因论视域下的口译教学实践
二、基于模因论的口译教学应用分析
第八章 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口译交际研究
第一节 生态口译理论发展概述
一、生态翻译理论
二、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口译发展概述
第二节 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口译应用策略
一、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口译策略
二、口译过程的文化维策略研究
三、口译交际维策略研究
第三节 生态理论视域下的电影翻译
一、基于生态理论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二、从生态口译角度看电影《一九四二》的字幕翻译
第九章 认知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认知口译理论的概述和发展
一、认知口译理论
二、认知口译理论发展
第二节 认知口译策略的应用
一、口译记忆策略
二、认知理论与口译中语言的选择
三、认知理论与口译文化维策略的应用
四、认知理论与口译训练
五、认知理论与口译笔记
第一章口译发展概况
第一节口译的产生与发展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听到的信息正确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
口译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群体的经济和文化活动属于不同性质的区域性社会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互不联系的社会形式显然阻碍了人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各个社会群体便产生了跨越地域、向外发展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愿望和需要。语言不通显然成了影响这种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而口译作为中介语言的媒介可以使人们与外界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愿望得以成为现实。
一、中外口译发展简介
口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从事口译职业的人被称为“译”“寄”“象”“狄银”“通事”或“通译”。但史书记载的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口译活动发生在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因为有说英语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和英国首相乔治参加,原本在外交场合作为国际语言使用的法语成了交流的障碍,英法交替口译被大规模采用。因此,1919年巴黎和会的口译活动也被认为是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的真正开始。随着各种国际组织的成立与发展,二战后的五十年内对快速有效的语言转换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于是各种口笔译训练项目首先在欧洲大范围地开展起来,口译研究也开始起步。西方口译研究至今为止经历了七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中国使用交替传译已有很长的历史,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一些大城市举行的国际会议上使用同声传译。中国的专业化口译教学工作起步也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联合国译训班(中、英、法)被认为是当代中国专业化口译教育的开始。之后直到90年代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厦门大学相继开设了中英口译专业方向班,把口译专业的教学带进了大学本科阶段。2002年成立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以及2005年成立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等均采用AIIC(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标准培养会议口译人才,做到了与国际接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有翻译学院(系)近三十所,另有多所高校开设了翻译方向的专业,均开设有口译方向或口译课程。中国口译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
作为中国口译事业繁荣标志之一的口译研究也在近三十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示这一丰硕成果之一的全国口译大会也随着其规模与影响的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中国口译界的代表性盛会,以及国际口译界的盛事,对推动我国口译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口译大会1996年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厦门大学共同发起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七届。会议的主题也从最初的“口译教学研讨”扩大到口译研究的方方面面,参会的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的几百人,会议也从国内的小型学术会议发展成为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上所述,口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日臻完善的过程,以后其仍将沿着其漫长的发展轨迹继续稳健地向前发展,其特点也将日益丰富、完善和相互融合。
二、口译理论发展简介
中国的口译教学开始的比较晚,但从1979年第一届联合国译训班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开办,到2008年我国高校翻译专业硕士(MTI)正式招生,在短短三十年发展时间使原来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等二级学科下面的“翻译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由此中国的口译教学获得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国内的口译教学实践和研究在近年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西方的专业化口译教学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国联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各种语言培训中,1930年在德国的曼海姆出现了第一所译员培训学校。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口译教学出现了“学院化”的专业发展趋势,日内瓦、巴黎、海德堡、特里亚斯特、维也纳等高级翻译学校纷纷成立,引发了口译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潮。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口译研究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并先后形成了释意理论、神经语言学、认知口译等翻译学理论和口译话语互动等较有影响的研究范式。在西方口译研究的理论成果影响下,我国的口译教学实践也形成了针对具体教学训练目标的操作方法,如源语复述、口译笔记、无笔记交传、影子训练、倒写数字跟读、三角对话、角色扮演、主题演讲、口译工作坊、视频模仿口译等诸多训练手段。
总之,中国的口译发展呈现出一种国际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全国口译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便是最好的例子,口译在国际上本来就是一门新兴职业,其研究历史也就六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口译的研究与发展起步就更晚了。直到1996年才由厦门大学发起了首届全国范围的“口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为中国的口译事业和其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回顾与前瞻的平台。历届研讨会的发展方向反映了中国口译发展的趋势,其规模在不断地壮大。
1996年厦门首届口译研讨会上有23人提交发言和论文共21篇,1998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研讨会共有35人提交论文35篇,到第四届共有62篇文章,68人发言。第五届全国口译研讨会有一百六十多名代表报名,提交论文89篇。而2014年10月第十届全国口译大会暨国际口译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时盛况空前,从与会代表的背景来看,本次会议打破了往届主要由高校口译教师参加的局面(首届会议代表全是高校教师),吸收了来自联合国和欧盟等国际机构、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等专业组织、政府部门和高校的不同代表,包括“第一线”的专业译员、口译研究者、口译教师以及口译需求单位的代表。因此,该届研讨会上听到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从不同角度对口译的研究和分析,并围绕口译“专业化”展开了对口译市场的规范要求、职业口译培训和认证模式、职业口译为适应供求双方需求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口译研究本身等诸多方面的讨论,这次全国口译大会第一次将中国手语设为大会工作语言之一,并且在国内学术会议上首次开创了聋人和听人译员搭档接力传译的方式,为口译研究学者们提供了便捷的学习交流平台。
三、口译教学发展概要
(一)口译教学理念
中国的专业化口译教学被认为是开始于1979年,1979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当时联合国没有中文译员,因此,在1979年联合国译训班开始招生,培养专门的联合国汉语译员。在此之前虽然中国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中也有口译教学的成分,但却是将口译当做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而非培养专业化“口译人才”的手段。
加拿大学者德利尔首先提出了“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的概念,区分了以考核学员外语学习成果提高为目的“代码转换”式翻译和以“出翻译自身成果”为目的的翻译教学。在中国国内,近几年来在仲伟合、穆雷、刘和平等学者的呼吁下,口译教学和研究领域也开始对“口译教学”和“教学口译”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促发了口译教学总体理念的转变。例如,刘和平(2005)认为外语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外语听说和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口译教学应该是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思维的转换和交流技能。
从教学性质上来看,口译教学不同于语言训练,前者是一种技能训练,而后者是语言强化;从教学构成来看,口译教学也不同于单语的技能训练,因为前者所涉及的能力是将别人的思想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后用另一语言表达给自己听众的能力,而后者仅仅是一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基于对口译教学理念的认识,多年来国内学者结合西方的传统和中国特色,对口译教学的原则进行了探索。仲伟合教授提出口译教学的四原则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完善,仲伟合教授(2007)将国内口译教学的原则总结为:
(1)技能型原则:在口译训练与教学中应该以向学生传授“口译技能”为主要训练原则,以不同题材的语篇来强化口译技能作为辅助学习手段;
(2)实践性原则:口译技能获得的最基本原则;
(3)理论性原则:包括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两个方面。前者富有指导性,后者具有实践性;
(4)阶段性原则:技能训练的多项内容循序渐进,符合科学的规律。
仲伟合教授提出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大板块构成:语言知识版块、百科知识版块、技能版块,并提出公式KI=KL+EK+S(P+AP)。根据上述公式,仲伟合教授提出专业口译教学体系应开设三大板块课程: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课程、百科知识课程和口译技能课程。课程的安排可以是以内容专题为主线,也可以是以口译技能为主线,最理想的是两种方式结合,以“技能主线”作为口译技能的训练,以“内容主线”作为口译技能的强化。
在口译教学的原则基础上,结合口译教学的内容,具体课程设计也呈现了完整的系列。目前我国各大外语院校都有各自的口译教学经验与特色,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
我国国内口译课程的教学方法,也从最初授课教师的经验摸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口译教学方法能够得到逐渐完善,并在较大范围得以推广,这些都离不开国内近十年来对口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推介和深入。
(二)口译教学发展趋势
就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说,国内目前的口译课堂教学多采取三步骤教学,即:第一步,基础技巧训练;第二步,口译操练;第三步,口译观摩与实践。刘和平教授在考察国内高校的口译教学实践后,具体提出口译教学的各部分比例为:理论讲解和教师讲评30%、讲话人35%、翻译实践35%(詹成,2010)。
随着国内口译教学的大发展,对口译教学的研究和探索也呈现显著的增长,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扩大也反过来促进口译教学的可持续发展。1979年以来我国的口译教学研究大致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践和探索(1979~1989)。根据中文期刊数据库统计,该时期的口译主题文章共148篇,其中口译教学仅有六篇,占4%。此时国内刚开始对口译现象进行研究,论文内容多是如何做口译等经验介绍,至8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了对口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第二阶段:巩固与发展(1990~1999)。根据中文期刊数据库统计,该时期的口译主题文章共300篇,其中口译教学文章有49篇,仅占16%。该时期的口译教学研究已从技巧和方法扩大到同声传译教学、口译质量、口译教材等领域。
第三阶段:多层次跨学科发展(2000~2015)。根据中文期刊数据库统计,该时期的口译主题文章达到4790篇,其中口译教学文章有1706篇,占到36%。该时期的口译理论、实践与口译教学研究范围呈现大幅度扩大,不少学者开始使用其它学科,如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生态学和认知科学等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口译教学研究的成果。
近十年来,国内口译教学研究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口译教材不断出版。据刘和平教授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口译的论著和教材总数接近190本,除13本本外均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而此后的十年时间,各类口译教材出版数量达到100种以上。
(2)教学研究跨学科。口译教学的研究已经从早期对教学方法和实践的经验式总结,到目前结合认知科学、关联理论、文化研究、翻译研究、信息技术等进行较有理论水平和跨学科的研究。
(3)对口译市场的关注和职业认证体系的建立。鲍川运教授(2003)认为,由于国内很长一段时间缺乏翻译行业的资格标准,直接导致了翻译培养的手段缺少明确共识。近十年来,以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等为代表的口译资格认证体系形成和改进,对此的研究也促进了职业口译教学与培训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