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鞍山市服务业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7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百年福履》(第一部)主要描写了东北某地自八一五光复前后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主人公福履的个人生活经历,试图借此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其中,不乏对民风民俗的深入描写,很多东西都带有一定的时代和地域特色,是
作者姓名: 陈国学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8
内容简介
《百年福履》(第一部)主要描写了东北某地自八一五光复前后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主人公福履的个人生活经历,试图借此反映整个时代的变迁。其中,不乏对民风民俗的深入描写,很多东西都带有一定的时代和地域特色,是对那段历史、那片土地的最好写照。
作者简介
陈国学 男,1965年出生,现在辽宁省鞍山市某机关工作。自小喜爱文学,工作之余,常舞文弄墨,因在农村长大,更不忘乡下生活的岁月。《百年福履》(第一部)是其处女作。作者计划共写三部,以报答那片生他养他的神奇的黑土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后记
第一章
此开卷第一回也。《红楼梦》一书开篇就是这样一句话。想当年雪芹先生假借女娲氏炼石补天的传说,杜撰出三万六千五百块顽石之外的零一块,且能自去自来,可大可小。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此石虽经锻炼,灵性已通,怎奈被弃在大荒山无稽崖之下,终日怨叹,后经僧道点拨,幻形入世,于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里走了一遭,便曲演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
话说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一转眼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一年正是乙巳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在曹氏祖籍襄平附近的千山市狼道湾村曾家,诞生一男孩。这男孩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因家庭困难,从小也吃了不少苦头。虽是农家子弟,但上得重点高中后,整日迷恋起《红楼梦》来。十八九岁这年只考得了个中专,却是学些经营之道(日用工业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后在城里分配了个不错的工作。倏忽间,又是十几个年头过去了,三十几岁上仍是无所建树。便时常自叹“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又改弦易辙,萌发起向文坛进军的夙愿来。于是,他便利用工作余暇,舞文弄墨,恨不得有朝一日写出一部绝世美文来。真个是“也曾自负才与华,漫天遍地织云霞;也曾夜梦生花笔,闪闪珠玑四十里。”怎奈俗气太重,眼见得这文学梦也越来越遥不可及。对此,他并不认账,说什么“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终究才思枯竭,壮志难酬,美文没有写出来,人却日渐消瘦。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是合该有事,这一年正逢国庆中秋长假,这后生在家中闷闷不乐,平日里极为孝顺的他,却连回乡下看望父母的行程也是一拖再拖。妻子见他如此消极,言语中未免有些冲撞。他自己也知道是自己这些日子慢待了家事,难怪妻子唠叨,又懒得讲自己的宏愿大志。为了消消自己的火气,于是就抬腿下楼向外面走去。
来到户外,秋高气爽,云淡风轻。走在节日的大街上,他的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许多。便到公共电话亭,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妻子,说是要回乡下去看望父母,家里不必等他云云。要是在以前,他会直接去铁西小南门火车站,坐西环市火车回去。现如今,这西环市火车已停运,人们的出行已被更方便的公共汽车所取代。他虽然心里还怀念小时候坐火车的感觉,但现在不得不来到站前,坐公交车回去。到了站点,这去乡下的三一五路公交车是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旁边去往千华山方向的八路汽车,却是一辆接一辆。正是长假旅游季节,看着那些一身轻松外出游玩的人流,他鬼使神差地登上了一辆八路汽车,心里想再过一二天去看望父母也不迟,莫不如趁此良机,一个人去浸染一番大自然的钟灵毓秀,或许会激发出一些灵感来也未可知。
来到千华山正门,但见满目苍翠。高大的山门,如织的人群,使他觉得恍如隔世之感。进得山来,山坳里的片片枫叶,像是从天而降的一抹抹彩霞,把个秀美的千华山点缀得更加妩媚可爱。由于是一个人闲逛,不多时,他已登到了五佛顶。站在千华山的第二高峰,西望来时的那条公路,恰如一条弯曲的彩带,在山谷和大地间飘浮。而路的尽头,便是那座高楼林立的千山市。再往城南看,远处的骆驼山也清晰可见。极目远眺中,他忽然发觉,那骆驼山也是那样美丽,在飘缈之中,在他目光所及和心神向往中,骆驼山仿佛就是沉睡中的美人儿,她头枕葱茏,静静地卧在那里,蜿蜒曲折的公路像是她的裙带,依山而过的中长铁路又恰是她不经意间飘下的一丝秀发。更为神奇的是,那高耸的两座乳峰之间,简直就是游子归家时可以依偎的母亲的胸膛。啊,原来家乡也有这么好的景致!
看看天色不早,这后生才恋恋不舍地回转身来,一步一步向山下走去。刚行几步,一种莫名的猎奇般的冲动,又驱使他并没有沿来时的路返回,而是从大山的西侧,另寻一条几乎看不见的小路,向山下缓缓走去。
因在游人稀少的林间穿行,脚下又是积累多年的腐殖土和枯枝败叶,走起路来松松软软的,这后生很是惬意。行不多时,眼前已没有了路的模样,他只好顺着山势,探路而行。忽然,在前面,有一条小溪挡住去路。在静谧的山野,那潺潺的流水声跳动着、鼓噪着。看看并无什么大碍,他也就顺着水势,“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了。
这千华山,原被称作东北明珠,乃是长白山的余脉,不但植被繁盛,从人文角度来说,却也有些来历。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驻跸于此,诗文才学压倒三江的大清才子王尔烈,也曾在千华山西阁读过书,就连曹雪芹的祖父也在自己刊刻的诗集上特别属上“千山曹寅”。
也是天公作美,他忽然发现,在这小溪旁有一块深褐色的天然巨石,在林间显得异常突兀。那巨石高有丈许,石的表面有些新生的绿苔,但依然是光滑圆润。从远处看,又像是一块巨大的未经雕琢的璞玉。“石耶?玉耶?顽耶?灵耶?”后生的脑海里陡然间闪出《红楼梦》里的情景来。
到得近前,后生拂去巨石上的苔痕,仔细观摩了一番,这才发现,巨石上原来刻满了字迹。说来也怪,这块巨石上的字迹全是单个的英文字母,从左到右,一行行的,或一字一组,或二字一组,或三字一组,最多不超过四字一组,每组之间有一个字位的间隔,其他标点符号一应俱全。因不是汉字,又不是英语单词,后生一时很难猜透其中的含义,心里嘀咕,难道这是天书不成?
这后生在巨石前琢磨了半晌,突然间茅塞顿开,一下子想到了这两年风靡一时的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如果把这些字母放到电脑键盘上,不就能转换成汉字了吗?况且五笔字型除了各级简码,最多不也是四位一码吗?但身边没有电脑,要想凭记忆把这些键位符号转换成汉字,那真是比登天还难!奇才自有奇用,要是换了别人,就算是知道这是五笔字型符号也没办法,好在这后生平时有个习惯,就是喜欢逆向思维,学五笔字型时,也逆向研究过各种简码、重码,两字词、三字词和多字词,而且天生有绝顶聪明的记忆与推理能力。既然五笔字型声称“告别铅与火,走入光与电”,眼下何不来个告别鼠标与键盘,走入灵魂最深处?于是,他就试着从开头的那句话破译下去。第一个字是简码,就一个Q,一看就是“我”,刚学五笔字型时他还调侃说“阿Q就是我”。接下来,一句完整的话被他破译了出来:“我忍受着痛苦,可我却仍然没有生活”。这句话让他觉得似曾相识。“我是一个未解方程式中的X。我是生活中的一个幻影,没有开始与结束。”
噢,想起来了。后生一拍脑门,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的话。只不过他不是在原著中读到的,而是在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大赌场》中读到的。看那部书时,他甚至想到了一个录像片,叫什么《偏激》的内容。那爱恨情仇交织的画面,使他终生难忘,他甚至从此颠覆了一直以来对录像片的固有看法。仅仅这段“我忍受着痛苦,可我却仍然没有生活”的话语,便引起了他极度的共鸣,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善哉!善哉!”后生不禁双手合十,对这块巨石顶礼膜拜起来。
于是,趁着天色尚早,这后生继续向后面看去,当然了,还要把字母转换成汉字,那段名言作为题记的后面,便是镌刻者的序言:
我写作的欲望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而痛苦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难熬。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还是一事无成,童年时的梦,青春时的幻想,一步步的都像是越来越大的气球,我担心会很快地破灭,一声爆响之后,便永远的消失在滚滚红尘之中。岁月无情,光阴不再,难道仅仅是让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下皱纹,青丝变成白发吗?难道仅仅是当我们无聊的生命达到极限时,让空虚的灵魂随着躯体的消失而游离吗?
说到这儿,你们千万不要以为我对自己太苛刻了,其实,平日的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放任的,我甚至不喜欢认真,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休闲、娱乐,所有的生活都像是市场经济一样,完全没有了计划与节制,一任命运的摆弄。我现在唯一所幸的是良心还没有泯灭,有一天我连起码的道德也丧失殆尽了呢?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生活在贫穷与压抑的环境中,但我并没有学会与命运抗争的本领,更多的是养成了逆来顺受的秉性。我向往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是生活使我学会了忍让于承受孤独。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在他的性格形成之后,他的命运就随之注定,无论他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周围的环境只能使他的性格更加鲜明。彼特拉克早已说过:性格即命运。但无论现实怎样,我的内心却时刻旋转着一个爱的火球,在默默地燃烧,我热爱人生,热爱这五彩斑斓的世界。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不应该是沉沦的一代,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而且有理由相信,世界必将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也许是缘于对历史、对文学的酷爱,我非常喜欢读书,沉浸在书本中的那一刻,整个人简直进入了无我的状态。掩卷沉思,叩问历史,瞻望未来,我更希望我自身的生存环境、工作条件能够进一步的好转,个人的能量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在我的骨子里,理想始终如同一轮高悬天空的太阳,它的光辉在我的内心涂上了一层永远的金色。一句话,即使现实多么的残酷,我也没有彻底的绝望过。
我十分倾慕那些能够把自己的情感统统融进作品里去的作家们,他们在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精神食粮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心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也常幻想将来总会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够成为作家,并为此屡次动笔,不懈地去努力、追求,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依我三十岁的感觉,作为业余生活的写作,它实在算不上是一种最好的业余消遣,其创作过程往往显得特别孤独,甚至会把自己逼得焦灼不安、心力交瘁,总之是苦恼多于喜悦。但它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运用好了,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五彩缤纷的娱乐与享受;如果运用不好,也没有什么了大不起,它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只不过是追求的产儿。无数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从现实到理想,从此岸到彼岸,最令人回味的并不是事情的结果,往往是追求过程的本身,只有正视这痛苦,我们才能永远不停地去追求……
这时,太阳已经西坠,一抹落日的余晖洒向山林。这位后生劳神费力,大有体力不支之感。于是,他抬起头,极目向远处眺望,借以松弛一下全神贯注的神经。他似乎感觉到一位与他年龄、阅历都相仿佛的才子,就站在他的面前,与自己侃侃而谈。那似曾相识的倾泻流畅的语言背后,分明是当下众多有思想的作家的口吻,分明是一个个前行者的深刻感悟,尽管笔触里还透着一丝丝的无奈。是的,这明明是一个序言,在序言的背后,一定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于是,他稍事休息,又逐句破译下去:
是的,人生下来就注定要在痛苦中接受煎熬。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过程来看,当他一步步走向成熟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点。这期间,任何人都会饱尝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承受这百般滋味,全靠个人来自内心的平衡力去调解、去维系。从我个人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对未来的前瞻来看,我任何时候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不安分守己者,总想在生活中寻找更高层次的支点。生命的意义因价值的取向不同而不同,但碌碌无为绝不是本人所愿的结果。反观社会能够提供给我们的舞台,有时却是那么狭小,甚至小得连自我主张都没有容身之地。探讨这些问题,尤其是生命的意义,在我们这个年龄还为时尚早,但我们对自己走过的路,要有一个忠实的回顾。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落到山的那一边,一轮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清冷的月光从树梢上稀疏地洒落下来,石头上的字迹越来越难以辨认。这后生快一天没吃饭了,突然感到一阵晕厥。他不得不用力甩了甩头,整理了一下思绪。是啊,离开家都快一天的时间了,该是回去的时候了。可是,他又怎么割舍得眼前这还没读到实质内容的作品呢?不读到最后,他又怎么能平抚了内心已掀起的波澜吧?最后,他还是决定索性连夜破译下去。夜晚的山间,一片寂静,又出奇的冷。只见那后生全然不顾这一切,如饥似渴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流淌,风儿在一阵一阵地吹着。到了后来,那后生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大笑,也哭了,也笑了,哭了笑了之后,一头栽倒在巨石旁,他慢慢地喘息着、挣扎着。过了好长时间,才见他清醒过来,只见他掬起小溪中的泉水,一遍又一遍地洗着那说不清是流淌着泪水抑或是泉水的脸,也来不及擦干,就又去读那一串串模模糊糊的英文字母去了。
最后,也不知过了几天几夜,他才回到家里。瘦弱的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十多天,少不得家里人熬粥喂药。时间又过了半年,这后生完全恢复了健康,也恢复了原来日复一日朝八晚五的生活,人也像大多数公务员一样,不到四十的年纪,将军肚也日渐凸显起来。他背地里也多次去找过那块石头,但任他漫山遍野的转,也终没有寻到。于是,那后生心里总是装着一个小小的心愿,总想有朝一日,要凭着自己的记忆,再掺杂些自己的理念,把这个令他流泪、令他汗颜、令他终生难忘的不为人知的故事演绎下去。
真个是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却说现如今,距当日那后生在千华山破译“天书”又是二十年过去了,转眼间已到了西历二○一五年年底。那后生,不,应该叫老者了,心想都自媒体时代了,心动不如行动,一定要弄出个名堂来。于是立下宏愿,要利用自己申请的“国学谈红楼”微信公众号,以谈红楼的名义,把那些东西推出去,并把开篇时间锁定在了二○一六年。
二○一六年元旦刚过,这后生便隔三岔五地,或三千字,或五千字,一边写,一边随时在朋友圈里发了起来。不想,这一动起手来,竟一发而不可收。真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几个月下来,足足写了二十余万字。于是,这后生又起了出版的念头,但因工作事务繁忙,儿子又处在婚期,也就没有精益求精,简单删了原来的回目,去掉些废话,先是起名叫《千山石头记》,又觉有辱《红楼梦》的美名,未免太不自量力,后又想命名为《那片消失的村庄》,也觉不妥。因所记之事再平凡不过,只留下一道道岁月的痕迹,于是便起名为《百年福履》,并在网上寻了一家出版社,交付出版,把这书印行了出来。原因是假借谈红楼的名义,书中不免有些谈红楼的话语,但这也不妨多大事,相反,还能起到加深理解的作用,也是意在提醒各位看官,写的东西或真或假,请勿对号入座而已。正所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