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纪念我国抗日救亡运动先驱、鄞县贝母运动主要组织者之一的杨良瓒先生而作,歌颂他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设奋斗一生的光辉事迹。全书共二十三章,以报告文学形式娓娓叙述杨良瓒先生在不同时期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中,不仅有杨良瓒先生早期在大皎乡村与贝母的故事,还有他与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名人交往的故事。
作者简介
龚 成 号席乡草堂主。笔名:工琴、工半农等。曾就读于中央团校、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大学等校。累计发表作品一千余篇,创作的游记散文《黄金海岸千步沙》荣获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纪实散文《席乡情》荣获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等。出版著作《席乡情》,执行主编《中国席乡古林》,主编《商海弄潮》《席乡文艺》等书刊以及电视专题片《前进中的席乡》,创作音乐诗史《东钱湖》等,发表百余首诗歌及书画作品。艺术传记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书。任省作家协会、市书法家协会、文化研究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等职。
开篇
一、大皎赤子贝母之魂
二、逆叛家庭追求真理
三、北上抗日寻找组织
四、掩护战友两次被捕
五、组织开展贝母运动
六、警告伪县府谴责匪司令
七、冒险营救名人脱险
八、组织抗日暴动引导亲友参军
九、“皖南事变”再遭被捕
十、上饶集中营著名七君子
十一、越狱成功考入中大
十二、导师杜定友首创图书馆
十三、参与重庆谈判揭露假抗日
十四、受主席接见交营救报告
十五、夫人杜燕岭南画家
十六、主编红色书刊揭露敌人罪行
十七、续缘图书馆担任总干事
十八、大学讲师教书育人
十九、辞职南下拯救乡民
二十、“文革”被诬陷心身遭伤害
二十一、浩劫结束平反昭雪
二十二、英雄赞歌余音缭绕
二十三、魂归四明风范长存
附录:亲友追忆纪念文章主要参考书籍书后补缀后记
开篇
如果要了解这位为民族解放、为家乡贝母精神奉献一生的革命先驱杨良瓒同志的革命故事,我们先得了解鄞州区贝母历史,以及他家乡四明山腹地——大皎乡村的人文历史概貌。
说起家乡鄞县(鄞州)的贝母,乃是四明山下鄞江、樟村、大皎人引以为豪的特产,闻名遐迩。
“贝母”一名,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一书里,贝母是一味中药,后被列为贡品。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谓之其鳞茎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后至清朝赵学敏乾隆三十年(1765)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开始将“贝母”分为川贝及浙贝二种。
当然,还有许多地方贝母品种在史书中的记载被不断发现,如安徽大别山区及皖南地区产有皖贝母,还有河南、湖北、东北也产有贝母;尤其是新疆所产的贝母,它是一种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早在清代,新疆贝母便已被开发利用,然而过去新疆贝母多为野生。据悉,全国有几十种贝母属植物的鳞茎作贝母入药,有的已被收入部颁标准,如湖北贝母;有的在药典中被另立门户,如平贝、伊贝。
以上这些贝母不仅品种单一,而且生产数量很少,全国主流贝母主要是川贝和浙贝,而浙贝在全国众多贝母中生产和出口数量都是最多,在全国贝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川贝主产于四川、云南、西藏,尤以四川为主,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花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故名川贝。同时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
川贝的正品品种有三种。
1.松贝: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松潘县附近,所以称为松贝。
2.青贝:因其过去集散于四川青川县附近,故称青贝。
3.炉贝:因其集散于打剑炉,故名之。
川贝性微寒而味甘苦,止咳化痰之效较强,入心肺经,功能润肺。
浙贝主产在浙江,故名浙贝。其次还有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有小量的个别产区,通称浙贝。
而浙贝,最早产地在浙东象山半岛,后以浙东四明山东麓鄞县樟溪一带为多,该地浙贝产量占全国贝母总产量的70%。浙贝又被列为中药的“浙八味”之一,其中浙贝以个头大、用途广、药用价值高、作用大而较著名。
浙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大贝、象贝、元宝贝。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的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浙贝母分为宝贝、珠贝两个品种,是大宗常用中药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现在野生较少,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是浙江的地道药材,也是全国著名的中药“浙八味”之一。
浙贝原始野贝曾分布于浙江各地,最早就在象山发现,后在鄞县有大量人工栽培。
据《象山县志》、《鄞县通志》等书记载,早年民间所用贝母大都采用野生,有象山县农民从山间野生贝母取种入农田栽培而成,从此开始家种,面积逐年扩大。
据传,清康熙年间有一木匠(1662—1722),随带贝种移民鄞县小溪、堇江(鄞江)一带生活,为了生计和迎合人们对贝母的需求,他开始将野生贝母在农田里试种,第一年就试种成功,收获良种的他,开始大面积扩种贝母。这是浙贝人工培植的始发历史,至今鄞县贝母已有近三百年的人工栽培种植历史。
当时,小溪、樟村农户以蚕桑业为主,贝母只是一种家庭副业,后来人们发现种植贝母收益甚高,有“一担贝母一船谷”之传,加上樟村、鄞江一带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贝母生长繁殖,因而当地种植贝母的面积和贝母产区迅速扩大,过去就有“万人种贝以此为生”之说。
正如清朝诗人万斯同在《贸西竹枝词》中写道:“种谷无如种药材,南村沙地尽堪栽”,充分道出了种贝母要比种谷物回报更加丰厚,揭示了当时大批农民种贝母的积极性。
又据《鄞县建设》一书记载,贝母,俗称象贝,是象山人移种至鄞县鄞江、樟村一带。后来鄞江生产逐步缩小向樟村一带,至今成为鄞州樟村的主要土特产。
鄞州产区是传统老产区,其主要核心产区在樟村。但因土地不足,不少贝农过去多向近邻鄞江、龙观、大皎一带租地种,这几个产区种植面积亦有较大的发展,过去常年维持在3000—4000亩之间,产量在500—800吨左右。再加上其他产区,全部浙贝母预计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贝母曾列为国家计划管理品种,政府十分重视本县的土特产,鄞州和樟村贝母种植面积逐步扩大,1988年种植面积达到8000余亩,总产量800余吨。到1993年又进一步扩大到9230亩,总产量达到1000吨,约占全国贝母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川贝因产量少、用材稀而望尘莫及。所以,鄞(县)州也被冠名为“中国贝母之乡”。
据有关资料记载,1980年以后贝母改为市场调节产销产品。几十年来,浙贝母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年产量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40多吨发展到2000年的2000吨左右,2009年产量接近3000吨,产值接近9000万元。浙贝母还是较为重要的出口品种,出口地区分别为日本、韩国、东南亚、港台及部分欧美华人聚居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浙贝母中的宝贝,鳞茎外层的单瓣鳞茎,呈半圆形,表面呈白色或黄白色,质坚实,断面呈粉白色。味甘、微苦,无僵个、杂质、虫蛀、霉变等属优质宝贝。
浙贝母中的珠贝,它的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表面呈白色或者黄白色,质坚实,断面呈粉白色。味甘、微苦,大小不分,间有松快、僵个为次贝;无杂质、虫蛀、霉变等属于优质珠贝。
浙贝作为樟水、大皎一带的主要农作物,几百年来已与山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但从全国层面来说,余不知全国贝母何年人工始种,这已无从考证。然而,五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已经尝试过贝母,并总结出贝母的特征和功效。
神农,即炎帝,为三皇五帝之一,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当然,这些美化的形象毕竟是传说,但他依然还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他被人们称为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炎帝神农氏,他所在的部落是新石器历史时期延续时间很长的一个部落氏族,距今已有五千五百多年的远古历史。
神农氏为五氏出现以来的最后一位神祇,中国诸神创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谷、豢养家畜、种地稼穑等等,当一切为人民生活所做的准备全部完成了,中国神话时代结束,传说时代到来。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耜,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因其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
炎帝率领众先民战胜饥荒、疾病,使中华民族脱离了饥寒交迫、患病无医无药、颠沛流离的日子,过上了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药医,并且能上市场、听音乐、唱丰年的日子。今天,海内外亿万中华人民皆以炎黄子孙自谓。这就是神农尝百草的背景。
到了明朝,记载贝母最为著名的就是医药学家李时珍所撰写的史书。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二十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部书籍。
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据记载,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地下的鳞茎为球形或扁形,果色白,上下微凹,常由二三枚肥厚的鳞片对合而成,直径2~6厘米;一般一个鳞茎有两个心芽;鳞片和心芽生在鳞茎盘上。茎单生,直立,圆柱形,高30~80厘米,光滑无毛,有蜡质。其鳞茎供药用。浙贝母味苦,性寒。具有止咳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之功。用于治疗风热、燥恶、疮毒、心胸郁闷等症。所以,贝母历来就是百姓常用的中草药,受到人们的喜爱。
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十六部,包括六十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
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草本学的知识。
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已经把贝母的特征和功效叙述得十分透彻和明了。
而在鄞州贝母之乡,每到春天来临,无论早春是否寒冷,都阻挡不了贝母花盛开。从山顶俯瞰,火红的杜鹃花漫山遍野,陪衬着洁白的贝母花,红白辉映的两色山花使四明山下的樟溪两岸花团锦簇,煞是壮美。
杨良瓒从小喜欢贝母,经常与他大哥一起在贝母地里去玩,小时候他还听大人们讲起贝母两个美丽古老的传说。
相传一,以前有一贫妇李氏,身染肺痨,连孕三胎,均坠下死婴。丈夫与公婆唯恐断了门庭香火,终日惶惶不安。
一巫婆闻讯,便上门妄称有安胎神术。公婆大喜,遂将其迎入家中。巫婆装神弄鬼一通后,说:“你儿媳属虎,虎要吃人。”公婆听后,吓得面如土色,即问:“如何解救?”巫婆声称:“只要服下驯虎桃符,将来婴儿出生后,须令产母远远避开,方可逢凶化吉。”公婆信以为真,重谢了巫婆。
次年,当李氏生下一男孩时,公婆命儿子将媳妇五花大绑送至深山老林,媳妇哭着要去照养婴儿,凑巧遇有一位名医上山采药。名医问明情由,将李氏带至家中善意劝导,还每天从山上挖回一种草药鳞茎,给她煎服。
经半年治疗,这女子肺痨就痊愈了。名医将她送回了家,孩子却因无母乳哺育早已夭折。隔年,李氏又生下一个白胖的男孩,这次因为服了名医的草药使婴孩健康,全家皆大欢喜。
李氏为纪念这段辛酸往事和报答名医治病救人之恩,以及表达宝贝和母亲团圆之喜,便把那草药鳞茎定名为“贝母”,这个鳞茎草药就是后来的贝母。
相传二,清代初期。某地一李姓孕妇,得了“肺痨病”,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她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经死了。连生两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十分烦恼。
一日,老夫妻和儿子商量,要把媳妇休掉,再娶一个能养活孩子的媳妇。媳妇闻听,伤心地哭起来。
正巧,有个医生从门口经过,进屋问明情况后就说:“我有办法治她的病,准能生个健康活泼的孩子。”
公婆和丈夫都不相信。医生对公婆说:“你媳妇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孩子用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肝脏缺血,供血不足,使产妇晕倒。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让她连续服三个月,一年后保她能生下个活孩子。”
于是,在医生的劝说下,公婆勉强答应把媳妇暂且收留下来,并一再讲定如果再生死孩子便要休她。从此丈夫每天按医生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又怀孕,十月临盆后顺利生下一个大胖儿子。
这回产妇没有发晕,小孩也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合不拢嘴。孩子过了一百天,他们买了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医生家道谢。
丈夫问医生:“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医生说:“这是一种野草,没有名字,那么现在我们就给它起个名字吧。”丈夫想了想:“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起名叫‘贝母’吧。”“好一个响亮的名字哦。对,就叫它‘贝母’吧。”于是,这“贝母”的名字就这样被传开了。
贝母一名取好以后很快就得到了流传,从此贝母的名称在世上流传,关于贝母的传说成为最动听的故事。
说起贝母花,诚然,它貌不惊人,白色中透着一丝丝淡黄,但每到早春盛开的季节,她就像一盏盏白色的小灯笼垂挂在贝母枝头上,远远望去,如同一只只洁白的蝴蝶在风中起舞,煞是好看,给贝母地的村落带来了亮丽的风景、别样的风情。
贝母是章水、大皎的唯一特产,是杨良瓒和故乡人民钟爱一生的东西,贝母情是他们即使忙碌一生也永远无法忘怀的一个情结。
贝农自豪地说,贝母地里有三宝:贝母、花生和咸菜。贝母地里种出来的花生,俗称贝母地花生,个小、色白、果实,最重要的是那个鲜味劲儿,是一般地里种不出来的。
还有那贝母地里种出来的咸菜,叫“贝母地菜”,属于章水特产。色泽深绿中带点金黄,用贝母地菜煮一盆咸菜黄鱼汤,那种味道更是鲜美无比,是阿拉宁波的特色菜肴,深受大众青睐。
然而,虽然贝母全身是宝,但历史上贝母的价格曾大起大落,贝农生活的好坏也与贝母的价格息息相关。所以,过去贝母就是贝农的命根子,贝母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连在一起。
记得2003年的时候,贝母价格疯涨,不知是否因为“非典”的缘故。
注:“非典”,是指——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原的简称,并将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ronary virus,SARS-CoV)。该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和病毒适应性的增强而跨越种系屏障传染给人类,并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首发病例,也是全球首例。
于2002年11月出现在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SARS自2002年11月在我国内地出现病例并开始大范围流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疫情主要发生在粤港两地;2003年3月以后,疫情向全国扩散,其中尤以北京最为严重。
可能由于贝母能辅助治疗非典之故,所以在非典时期,贝母从几元一直涨到几十元一斤,章水地区的贝农终于迎来了大丰收之年。可是纵观历史,大多数的年份,贝母的价格一直徘徊在十几元左右,扣除成本等费用,贝农们的收入不高,曾几何时,价格最低的时候就连成本都要亏了。
然而他们不厌不弃,依然坚守耕耘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特产作物。
我想,也许他们秉承的是山里人那种质朴而诚实的耕种文化,一种对生活或生产所需要的无奈选择。无论贝母价格如何低落,贝农们的信念始终不变,对贝母的种植和流通仍会正常运作,贝母仍在章水地区得到繁衍,与贝农生活息息相关。
这其中,还有一个人谱写过贝母的历史、为贝农们丰硕的生产成果做出了铺垫;这一事实已载入我国贝母运动的历史史册。
凡在种植贝母地方的贝农之间都流传着这一历史故事,故事发生时贝母的价格就有“一斤贝母一袋谷之高”。任何一个贝农都不会忘记那个贝母的黄金年代。
然而,就是为了贝农和贝母创造历史最高价格、为了解救贝农的苦难生活,这位默默奉献的人,最后因为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奉献给贝农和贝母,导致他一生命运多舛,被打击、被剥夺,心身遭受巨大伤害,这是一段难以抹去的、凄婉悲惨的历史。
于是,人们叹息、人们尊敬、人们怀念……
然而,他为贝农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就像贝母花历经几百年风雨洗练,依然英姿洁白,一年年地与春天约会,盛开在樟溪两岸人民心中,直到永远。他就是出产浙贝地方出生的大皎赤子、贝母之魂、鄞县贝母运动的组织者之一、我国抗日救亡运动革命先驱——杨良瓒。